听完杨时讲完这个“天启”计划后,李师师也是泪眼朦胧。
徐天一见不由一怔,莫不会李师师也是这个“天启”计划的那些少男少女中的一员吧?
但是随后一想,杨时说的“天启”计划是在崇宁五年1106年实施的,现在是宣和三年1121年,也就是十五年前,那是李师师才6岁呢。
这批儿童挑选的可都是9—11岁也就是10岁左右的儿童,6岁太小不可能的。
于是徐天放下心来,但是同时而已暗自发誓,一定要将这个“天启”计划的名单拿到手,然后毁掉这个计划。
让这些现在已经是成年的男子女子放下心里那道阴霾和梦魇,从此能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徐天自从知道了有这个所谓的“天启”计划后,就决定将这个某些高层权贵,为了一己之私,为了名利和依仗,而搞出的这个毫无人道的狗屁计划废掉。
童贯和蔡京两人,一文一武,把持朝政多年,两个人的势力和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蔡京四朝为相,门生弟子遍布。童贯为西北监军,掌握大宋最精锐的西军20余载,现在为枢密使。
所以徐天目前想要扳倒两人,还是不大现实,必须积累自己的实力。
因为徐天现在的官职太低了,仅仅只是从六品的监丞,而邯郸县的知县也是地方官。
宋朝国制,能够进入大正典商议朝政的都是从三品以上的官员。徐天一个从六品小官,只能参加每月正月初一和十五的大朝会,在正殿外侯旨。
上次进入大正殿还是因为八国师团进京,临时封的接待团长。
现在那八个国家的师团被徐天打的打,干的干都灰溜溜的回国了。
徐天必须要赶紧升官进爵,官职越高,在朝堂的就越有发言权,对朝政的影响也越大。
这日,徐天来到国子监,巡查教务事宜。
杨志,韩世忠两人也正在国子监武举校场。
杨志是因为加官后回京述职,因为杨志的武官是属地加封,所以必须到兵部述职并到枢密院接受考课,也就是考试的意思。
由此而见宋朝的官职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而韩世忠则是在国子监武举学习兵法韬略。
这时校场外走来一人,原来是林冲来找徐天商议事情。
现在林冲被官家看重,调到宫中殿前司,执行大内的警卫事宜。
徐天一见林冲到来,不禁有了个想法。
不如让三人比试比试,看三人中谁的武功更高。
徐天当即对三人提出自己的想法。
林冲微微一笑,杨志不可置否。
而韩世忠则是跃跃欲试,扬声到;“早就听说80万禁军教头林冲大人的威名,今日难得正好可以请教一番。”
林冲,杨志,韩世忠三人武功比试,又来“摆头”了。
徐天就喜欢“摆头”,尤其是看别人“摆头”。
所以徐天兴致勃勃的站在校场旁,看这三个自己最看重的武将之间的比武。
韩世忠第一个就下到场间,按照武举考试的两项主要内容,射箭和举重。
韩世忠自从进到国子监武举做武学教授后,可以说是身份的极大改变。
从原来军中的小校最末的从九品低级武官,到现在正八品的朝廷高级学堂的武学教授,已经是一名中级武将而且还比较有地位。
而这一切都是徐天的提携和帮助,所以徐天提出三人之间的比武,韩世忠当仁不让。
虽然林冲大名鼎鼎,杨志也是徐天亲自招募的武将,两人实力绝对不弱。
可是韩世忠是谁啊?天不怕地不怕,在西北边境和西夏军队酣战数十年的铁血经历。
那一身武力都是拼出来打出来的。
所以管他是80万禁军教头还是大宋的武举人,又有何惧?
此时已有武举的学员准备好相关器械,弓箭,标靶还有放满十八般兵器的落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