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放开,只要限定去倭国经商的海船,回来要多交一笔税金即可,必须用黄金缴税。”
魏广德笑道。
“你不是一直在打倭国金山银山的主意吗?拿点税能有多少?”
张居正笑道。
“我大明虽说地大物博,出产丰富,可有些东西,还就是周围蛮夷出产多而且质量好。
倭国的金山银山,对我大明极具意义。
之前我就说了,如果有朝一日白银流入减少或者断绝,维持市场活跃就得靠倭国银山出产。
倭国出产的金银,届时转入一库,仿常盈库做法。
常盈库储银乃是为战时预留,而此新库,则是为了维持市场稳定而留。。
朝廷若是能够维持,还是以赋税维持为好。”
魏广德说道。
“好吧,我让户部继续缓缓购入黄金,直到价格升到十两银子为止。”
张居正思考片刻还是点头说道,“反正现在常盈库也才换出三成多银子,估计还能收兑二百万两黄金。”
“三百万两黄金,到时候怕就是市值三千万两,应付大战也足够了。”
魏广德笑道。
“金价可是波动的,何况自古金价也没有这么高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常盈库放出黄金兑换白银,怕是银价要跌。”
张居正皱皱眉,不认可说道。
“朝廷下政令就是了,就比如一两银子兑九百六十铜钱,不就是之前定下来的。”
魏广德笑道。
之前制造大明通宝,朝廷开始铸造银币后就下达了官府定制的钱币价格。
一两银子十六钱,每钱当官方铜钱六十文,及一分为六文铜钱,并且严禁民间私铸铜钱。
明制,一两等于十六钱,每钱十分。
在魏广德看来,既然可以朝廷定出银钱和铜钱的价格,自然金钱也可以和银钱挂钩。
只不过这的政策,也只会在特殊时期颁行,就比如朝廷需要吐出黄金兑换白银的时候。
至于其他时期,金价低于十两,朝廷就会用白银收兑黄金稳住价格。
长此以往,金价自然就很难在低于十两银这个价格。
如果,大明这能获得倭国金山银山,要维持还真不难。
最起码,东西方金银价差距不大,就不会出现金融投机者。
别看西方金价依旧高出大明金价两成,但别忘记这是什么时代。
这时代交通不便,这两成价差可是担着要命的风险。
何况,朝廷保底十两,那金价就不可能只值十两,说不得会更高。
“白登登和金灿灿那个更吸引人,一目了然。”
魏广德说话间,从身上掏出钱袋,拿出一枚金币和一枚银币,在手中抛来抛去。
金银币自然是大明铸造的通宝,只是金币还没有大规模流入市场,只做赏赐之用,银币倒是早就进入流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