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郤杨断断续续的阐述中,看不出郤锜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
出门在外肯定不如身处家中,只是以郤锜的地位,再苦一定苦不到哪去。
郤杨就说了,出征之后的郤锜从各方面不存在任何异常,兵逼鲁国都城的城下还显得意气风发,一个寻常到不能寻常的清晨离开了人世。
“叔父还不知道我父过世的消息。前来通知君上,弟子便要启程赶往洛於之地告知叔父。”郤杨本来已经停止哭泣,说完又抽抽了起来。
当前有验尸的手段吗?一定有的。
看郤杨的反应,他们应该已经初步判断他杀的可能性。
不是那样子的话,郤杨不会只有悲戚。
先来告知国君是因为路程比较近吗?不是的。
晋国中军将死于征战途中,不管是因何而死,第一时间告知国君是应该的步骤。
然后,国家程序走完,肯定是走家族内部的程序了。
楼令没有问在鲁国的大军谁接管或是怎么样,更没有阻止郤杨亲自前往告知郤至关于郤锜过世的消息。
流程就是那样,怎么阻止呢?
“你稍微歇一歇,吃点东西,喝足了水,再启程。”楼令只能这样说。
至于说郤杨带了多少护卫,楼令要不要派出护卫,这种话题少扯。
其实,楼令不能派护卫到郤杨身边,真要是这么做,有事没事都要在后续搞出事来。
郤杨无声行礼,再对其余人行礼,随后离开军帐。
哀伤只是一时,楼令心中更多的是感到惆怅。
睡梦中离世的郤锜连遗言都没有讲,家事和国事一点都没有交代后续。
郤氏内部肯定不会出问题。
郤至与郤锜的感情极好,乃至于可以说是受到恩惠还不完。
事先有确立的宗子,自然是由宗子继承宗主之位。
因此,郤杨的继承流程不可能存在任何波折。
国事方面?因为有过直接指派由谁接任中军将的例子,后面晋国卿位的变动不再讲究顺位继承制度,特别是郤至乃郤氏小宗温氏之主,由谁来接任中军将一职可就不那么好说了。
晋国还没有小宗之主担任中军将的例子,不是作为小宗之主有自知之明,单纯就是大宗不允许。
一旦让小宗之主担任中军将职位,坐上中军将宝座的小宗之主该怎么定位在家族的地位呢?
手握权柄会张狂是一定的事情,哪怕本来不是那样的心态,时间久了必然让心态发生改变。
历史上的智氏凭什么扛住中行氏的打压?那是智罃以小宗之主的身份成了晋国的中军将。
而智罃能够当上中军将,完全就是韩氏、范氏、赵氏等家族的力推。
了解那一点之后,能够理解晋君周后面为什么一直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楼令了吧?
连带回过神来的中行偃和士鲂看楼令的目光都已经不一样。
那是他们十分清楚一点,但凡郤至还理智的话就会自己让步,一旦郤至不理智,后面郤氏一定会内乱。
即便是郤至没有心思争抢什么,他当了中军将就是欺凌郤杨的事实。
所以,即便郤至意识不到什么情况,家族内部有得是人会提醒或劝说。
要是郤至不听劝?他就有取死之道。
如果郤至不当中军将,郤氏不会接受范氏或荀氏的哪个谁跨位当上中军将,接任中军将一职的人选只能是楼令了。
那么,楼令意识到自己将要上位了吗?
丝毫不矫情地来说,楼令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想到,等扶着郤杨到一旁就意识到什么情况了。
面对可能上位成为中军将,楼令十分讶异自己一点都不激动,平静到连自己都觉得离谱。
并不是因为知道迟早有这么一天才让楼令能够冷静,真的就是无比平静就接受了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