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跟侄媳妇解释解释,别误会喽!没事常写信,还有,钱就别寄了。”
这是杨庆有临行前,老杨头的叮嘱。
没啥依依不舍,也没有千叮万嘱,有的只是嘴边的催促声。
“别的也没啥说的了,抓紧走吧!赶早不赶晚,可不能误了火车。”
“知道了,您老保重身体,回头有空我就回来。”
挥挥手,又拍了拍俩侄子的小脑袋瓜,杨庆有助跑两步跨上自行车后座,在老杨家一行人的注视下,渐渐远去。
到了公社,杨庆有临上驴车之前,杨庆收突然说道:
“庆有,你说三哥我将来去京城转转怎么样?你还别说,你说的那些我是真想见识见识。”
“行,怎么不行啊!”
杨庆有乐道:
“只要您不怕被我大爷打断腿,我没问题,您去到我管吃管喝管陪,所有吃喝全包,不过你想好喽!介绍信可不好开。”
“介绍信好弄,只是。”
杨庆收耷拉着脸道:
“你说的对,老头儿太难缠,还是算了吧!等将来团团长大了,结了婚,老头儿再也管不着我时,我再去。”
“想通了就好。”
杨庆有拍着他的肩膀笑道:
“想通了就抓紧回去吧!别在公社玩,二哥刚当队长,可不兴拖他后腿。”
“知道了,知道了,到底是结了婚像个大人了,跟老头儿一样啰嗦。”
杨庆收扫兴道:
“回,我这就回,你放心吧!三哥这点数还是有的。”
说罢,又不甘心的踢了杨庆有一脚,没好气道:
“我多大,你多大,我还用你说?抓紧走吧!别磨磨唧唧的瞎耽误工夫。”
“得得得,我错了,立马走。”
说罢,杨庆有冲他摆了摆手,麻利的坐上了驴车。
此时赶车的也早就不耐烦了,在其他人的催促声中,立马扬起手里的鞭子,吆喝着驾驾驾,催促着小毛驴踏上了去往市里土路。
还是来时那样,一路顺顺利利、古井无波,没一点糟心事儿,第二天中午,杨庆有就顺利的踏进了苏静睿家。
请假在家专门照顾小婉的王佳佳见到杨庆有后甚是高兴,有种终于解放的错觉。
“姐夫,您回来了,累不累,午饭吃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