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简单,要么破局,要么把设局的人给破了。
这是这么长时间以来,婉宁始终坚持的行事法则,无论对上了什么事情,都绝对有效。
“哥哥,你别紧张。”
“这教我如何不紧张,父皇突然把我抬上来,是对太子有了不满,还是有何别的目的?总不可能是突然看到了我的好吧!”
赵晟可没有忘记,小时候他和婉宁起了争执,启文帝的解决方式,就是不问前因后果的,罚他关了将近三个月的禁闭。
是他的错,他认,可是启文帝对他的凉薄,赵晟也是从小看在了眼里。
对待一个不知事的孩子,都是这样了,难不成是隔了十几年后,还能对他产生舐犊之情?
别说笑了,这里面肯定是有坑。
“这可说不准,或许父皇就是看到了哥哥的好,这才召你回燕都。”
婉宁对于启文帝的心里,其实是做了几种设想,在现阶段,启文帝确确实实的看到了赵晟的好。
还在那儿呢?
“你想知道吗,我有些猜测。”
“妹妹你说,我听着。”赵晟不觉得婉宁光是猜的,在一众的皇子皇女之中,最受启文帝宠爱的,除了赵邺就是婉宁。
所以说,婉宁一定是知道许多别人不知道的。
“你是父皇的大皇子,是太子的兄长,这一点是别的皇子都没有的。”
“自古以来,立嫡立长,都有支持者,你看朝堂之上不满太子的人有多少?多的很。”
“姜家,赵家,谁是皇帝他们就跟谁,还有何家李家,他们有自己的小九九,所以看不得太子一家独大。”
“无论皇位上坐的是谁,太子是谁,他们只认能够为他们带来好处的人,赵邺他是中宫嫡子,在那些酸儒的心中,若是他来继位,那才是名正言顺。”
“锦上添花的事情,有几人能够记得,更别说是太子。”
“你我是刘妃所出,母妃家世不显,甚至刘家依然没落,在燕都都寻不到他们的身影,势单力薄,又是父皇长子,跟着你这才是雪中送炭。”
狡兔三窟,一鱼两吃。
在明面上,大臣们可以是坚定的保皇党,也可以是太子党,可是在暗地里面,愿意给谁下注就不一定了。
在牌面上来看,赵晟不失为是一个赢面最大的人。
既有长子的身份,还有着给不上力的母家,这不是天选的小可怜,万一真给他扶上了皇位,那就是真·从龙之功。
这含金量,可不是要大于支持本来就是太子的赵邺。
婉宁好一通分析,所有的话都摆在明面上来说,赵晟一定能够听得明白。
是以,婉宁说的越多,赵晟的拳头攥的越紧。
这哪里是什么好事,简直就是催命符啊。
“既然我也算是有优势,那父皇让我从关外回来,还让我一起处理政务,一定会有人多想,势必会对赵邺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