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 > 第1059章 大结局(第2页)

第1059章 大结局(第2页)

越王一生忠诚于国,身为帝国的定海神针,他的离世,无疑是大明失去了最坚实的支柱。

那一日,京师全城都仿佛失去了生气,街头巷尾,百姓们泪流满面,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心中的悲伤。

"没有越王爷,哪有咱们今天的好日子!"

茶馆里,几个老人边抹眼泪边絮叨。

柜台后,掌柜正将徐闻的画像悬挂在祖宗牌位旁,焚香叩拜。

这样的场景在京畿各州县同时上演。

在松江府,船厂工人们停工三日,集资修建"越王祠";

在漠北,老兵们自发组织起来,要为"老王爷"守灵;

就连远在澳洲的农庄里,农户们都在庭院中设起简易香案。

在这满目悲痛的日子里,朝堂内外,都为之动容。

所有人都感受到失去越王后的空虚。

徐闻自洪武年间入仕,历经九朝,辅佐朝政,曾两度废立帝王,稳住国运。

他一生的贡献,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权力与地位,成为了大明江山的根基。

国丧期间,举国哀痛,百官深感失落,许多人不禁自发前往越王府,前来悼念这位为国捧心的老臣。

哭声遍地,痛彻心扉,整个京师仿佛陷入无尽的悲伤。

百姓们泪流满面,怀念那位为大明所奉献的一生,犹如怀念亲父。

大殓之日。

当六十四名锦衣卫抬着金丝楠木棺椁走出越王府时,沿途跪满了披麻戴孝的百姓。

纸钱如雪片般飞舞,哀哭声震天动地。

令人称奇的是,明明正值酷暑,棺椁所过之处却总有阴云遮日,凉风习习。

"天亦悲泣啊!"翰林学士王鏊在日记中写道,"万民缟素,如丧考妣。昔周公薨而天下雨,今越王逝而风云变色,岂非天意?"

最震撼的一幕发生在灵柩行至大明门时。

守门的金吾卫将士突然全体卸甲,将兵器倒插在地,行最隆重的"折戟礼"。

这是军中祭奠统帅的最高礼仪,自太宗靖难后从未出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成化帝闻讯,非但不罪,反而下旨褒奖。

六月十五,成化帝亲临太庙致祭。

“相父一生忠诚大明,辅佐我朝,平定乱世,立下赫赫战功,今朕失去一位国之栋梁,实为大明之大损失。”

说着,这位素以刚毅着称的帝王,双目中再度泛起泪光。

随行官员无不震撼,他们从未见过皇帝如此失态。

七月初七,越王徐闻葬入天寿山长陵一侧的越王陵,安息于此,与永乐大帝为邻,成为君臣千古美谈。

朝中一位老臣,泪如泉涌,悲痛欲绝,跪倒在地,几乎晕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