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侯爵老夫人之我为自己挣香火 > 番外篇 玉姑二(第1页)

番外篇 玉姑二(第1页)

边境来信,目氏城的百姓,响应开垦荒地征召,在一处人烟罕见之地现了大片的木棉。

大楚之内,木棉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适合木棉种植的地方太少,木棉的产量也就那样。

这些年木棉提举司的劝农人踏遍了大楚的所有地方,都没有合适的种植木棉的土地。

不是产量低,就是品相不好,产出的棉花矮株空包。

当目氏城那边的野生木棉被现后,当时木棉提举司正好在城内,听闻消息就赶了过去。

在考核地质土壤,现此处竟是种植木棉的最佳地方。

那些野生的木棉果实大,棉苞饱满,棉密絮软。

“一旦木棉大量种植,产量提高,今年冬日普通百姓也能用上裹着棉花的衾衣。”

再往后看,就是有关女学的了。

只见奏章里面,诉说了目氏女学一位叫郭素的女学生,与其同学改良了纺织机,使其纺的棉线更紧实细密。

楚帝将锦盒里的一块棉布拿出来,民间的纺棉技术肯定和宫里的比不了。

但呈上的来的这块布,据说就是用改良后的纺织机制作的。

普通纺织机织出的布面料厚实且硬,这块布与普通棉布比起来更精细,摸上手也要更柔软的多。

“玉姑,你可知晓寻鹭女学在为段侯老夫人造像此事?”

玉姑放下手里的奏折,明白皇祖父让自己过来的目的了。

但造像此事,他确是不知情。

他诚实的摇头,“禀皇祖父,此事孙儿不知。”

“为君者,知他人不知,晓他人不晓,切不能做那高堂遮眼掩耳的哑巴。”

“孙儿受教。”

玉姑行了一礼,虚心求教。

楚帝将各地的寻鹭女学着手为宋盛芙凿石像之事说给玉姑听,随后问起他对此事的看法。

玉姑联想到他刚过来的时候,皇祖父让他跟着母妃去祭拜老夫人的态度,心里略微定神,便开口絮絮而谈。

“幼时,我曾随母亲去过女学,那里面的学生好学且勤奋,不以安逸为乐,知苦直进。世人只知男子传宗接代,民间多有遗弃女童者,女子处世不易,以至于明德三十五年以前大楚一直是男增女减。”

“民间贫困者,无力娶妻,甚至有兄弟共妻的现象。女子稀缺,有些被当地大户垄断人口,以致于百姓人口增长度缓慢……国富民强,人口是国之根基,若是一直如此,恐有损国之根基。”

“南阳水患之后,段氏老夫人拿出自身嫁妆,收纳无数女性流民,建成女学。此后源源不断从庄户中接女童入学,既学道德伦理之事,又学安身立命之技。女子数量不再像从前那般减少,缓解大楚民生困题。”

“前有杜良铸水利,以建石像,有镇河保平安的先例,百姓微渺,大都寄希望于神佛。如今女妇们建石像,祈求福德亦有同功之效。”

楚帝点头,又问:“可世人也有持反对者,言女学不过是打着仁义招牌的贩童,用低廉的价钱卖进女童,教其本领也不过是让其为自己做事得力。”

楚帝知道如今的女学就在淳王妃手里,归根究底女学都是掌握在皇家手里,且每年女学上缴的税务不少,怎么说都是国库得力。

朝堂上有不少女学的攻讦者,楚帝皆是置之不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