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医学生的自述 > 君道(第3页)

君道(第3页)

楚昭王之时,有云如飞鸟,夹日而飞三日,昭王患之,使人乘驿东而问诸太史州黎,州黎曰“将虐于王身,以令尹司马说焉则可。”令尹司马闻之,宿斋沐浴,将自以身祷之焉。王曰“止,楚国之有不谷也,由身之有匈胁也;其有令尹司马也,由身之有股肱也。匈胁有疾,转之股肱,庸为去是人也?”

邾文公卜徙于绎,史曰“利于民不利于君。”

君曰“苟利于民,寡人之利也,天生烝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

侍者曰“命可长也,君胡不为?”君曰“命在牧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吉孰大焉。”遂徙于绎。

楚庄王见天不见妖,而地不出孽,则祷于山川曰“天其忘予欤?”此能求过于天,必不逆谏矣,安不忘危,故能终而成霸功焉。

汤曰“药食先尝于卑,然后至于贵;药言先献于贵,然后闻于卑。”故药尝乎卑,然后至乎贵,教也;药言献于贵,然后闻于卑,道也。故使人味食然后食者,其得味也多;使人味言然后闻言者,其得言也少。

是以明王之言,必自他听之,必自他闻之,必自他择之,必自他取之,必自他聚之,必自他藏之,必自他行之;故道以数取之为明,以数行之为章,以数施之万物为藏。是故求道者不以目而以心,取道者不以手而以耳。

楚文王有疾,告大夫曰“筦饶犯我以义,违我以礼,与处不安,不见不思,然吾有得焉,必以吾时爵之;申侯伯,吾所欲者,劝我为之;吾所乐者,先我行之。与处、则安,不见、则思,然吾有丧焉,必以吾时遗之。”

大夫许诺,乃爵筦饶以大夫,赠申侯伯而行之。申侯伯将之郑,王曰“必戒之矣,而为人也不仁,而欲得人之政,毋以之鲁、卫、宋、郑。”不听,遂之郑,三年而得郑国之政,五月而郑人杀之。

赵简子与栾激游,将沈于河,曰“吾尝好声色矣,而栾激致之;吾尝好宫室台榭矣,而栾激为之;吾尝好良马善御矣,而栾激求之。今吾好士六年矣,而栾激未尝进一人,是进吾过而黜吾善也。”

或谓赵简子曰“君何不更乎?”

简子曰“诺。”左右曰“君未有过,何更?”君曰“吾谓是诺,未必有过也,吾将求以来谏者也,今我却之,是却谏者,谏者必止,我过无日矣。”

韩武子田,兽已聚矣,田车合矣,传来告曰“晋公薨。”武子谓栾怀子曰“子亦知君好田猎也,兽已聚矣,田车合矣,吾可以卒猎而后吊乎?”

怀子对曰“范氏之亡也,多辅而少拂,今臣于君,辅也;畾于君,拂也,君胡不问于畾也?”武子曰“盈而欲拂我乎?而拂我矣,何必畾哉?”遂辍田。

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文侯不中,中旒溃之,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

文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纣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

齐景公游于蒌,闻晏子卒,公乘舆素服,驿而驱之,自以为迟,下车而趋,知不若车之速,则又乘,比至于国者四下而趋,行哭而往矣。

至伏尸而号曰“子大夫日夜责寡人,不遗尺寸,寡人犹且淫泆而不收,怨罪重积于百姓。今天降祸于齐国,不加寡人而加夫子,齐国之社稷危矣,百姓将谁告矣?”

晏子没十有七年,景公饮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太息,播弓矢。

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

弦章对曰“此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知君之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颜色。然而有一焉,臣闻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夫尺蠖食黄,则其身黄,食苍则其身苍;君其犹有陷人言乎?”

公曰“善!今日之言,章为君,我为臣。”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十乘赐弦章归,鱼乘塞涂,抚其御之手,曰“曩之唱善者,皆欲若鱼者也。”

昔者晏子辞赏以正君,故过失不掩,今诸臣谄谀以干利,故出质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辅于君,未见众而受若鱼,是反晏子之义而顺谄谀之欲也,固辞鱼不受。

君子曰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遗训也。夫天之生人也,盖非以为君也;天之立君也,盖非以为位也。夫为人君行其私欲而不顾其人,是不承天意忘其位之所以宜事也,如此者,春秋不予能君而夷狄之。

郑伯恶一人而兼弃其师,故有夷狄不君之辞,人主不以此自省,惟既以失实,心奚因知之,故曰有国者不可以不学春秋,此之谓也。

齐人弒其君,鲁襄公援戈而起曰“孰臣而敢杀其君乎?”师惧曰“夫齐君治之不能,任之不肖,纵一人之欲以虐万夫之性,非所以立君也。其身死自取之也;今君不爱万夫之命而伤一人之死,奚其过也。其臣已无道矣,其君亦不足惜也。”

孔子曰“文王似元年,武王似春王,周公似正月,文王以王季为友,以太任为母,以太姒为妃,以武王周公为子,以泰颠闳夭为臣,其本美矣。武王正其身以正其国,正其国以正天下,伐无道,刑有罪,一动天下正,其事正矣。春致其时,万物皆及生,君致其道,万人皆及治,周公戴己而天下顺之,其诚至矣。”

尊君卑臣者,以势使之也。夫势失则权倾,故天子失道,则诸侯尊矣;诸侯失政,则大夫起矣;大夫失官,则庶人兴矣。由是观之,上不失而下得者,未尝有也。

孔子曰夏道不亡,商德不作;商德不亡,周德不作;周德不亡,春秋不作;春秋作而后君子知周道亡也。故上下相亏也,犹水火之相灭也,人君不可不察而大盛其臣下,此私门盛而公家毁也,人君不察焉,则国家危殆矣。筦子曰权不两错,政不二门。故曰胫大于股者难以步,指大于臂者难以把,本小末大,不能相使也。

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国家之危定,百姓之治乱,在君行之赏罚也;赏当则贤人劝,罚得则奸人止;赏罚不当,则贤人不劝,奸人不止,奸邪比周,欺上蔽主,以争爵禄,不可不慎也。夫赏赐让与者,人之所好也,君自行之;刑罚杀戮者,人之所恶也,臣请当之。”

君曰“善,子主其恶,寡人行其善,吾知不为诸侯笑矣。”于是宋君行赏赐而与子罕刑罚,国人知刑戮之威,专在子罕也,大臣亲也,百姓附之,居期年,子罕逐其君而尊其政,故曰无弱君无强大夫。老子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借人。”此之谓也。

rg。rg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