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广实语气中透着唏嘘,
“虽然是曾经的对手,但看到戴笠的死讯,我竟然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一个曾经叱诧风云的间谍之王,就这样被刺杀于闹市。
当年我就觉得,戴笠的势力实在太大了,战争期间也就罢了,一旦战争结束,恐怕难以善终。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但这也来得太快了,距离投降诏书颁布,不过才四个月而已。
帝国虽然败了,但中国国内的竞争可还没有结束啊!
虽然报道称,在美苏的调停下,双方最高领导人在重庆谈判,准备组建联合政府,但这种事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从来没有先例的。
我估计,最终翻脸开战的概率还是更大一些。
就算真的成功组建联合政府了,双方的竞争也不会就此停止。
现在原来满洲国最精华的部分,可都在第十八集团军手中。
重庆的那位蒋委员长就这么自信,不再需要一个强大的军统?”
“小林君认为,戴笠之死是那位蒋委员长来了一手鸟尽弓藏?”
萧诚饶有兴致道,
“戴笠的仇家这么多,就不会是有人复仇吗?”
“小田君说笑了。”
小林广实只当萧诚是在开玩笑,
“身为中国最大的特务头子,戴笠仇家遍地又不是现在才开始的。
要是这么容易刺杀,他早不知死多少次了。
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就死在战争结束之后不久,最有动机的是谁,不是一目了然吗。
现在想来,你我能够在这场战争中全身而退,还真是幸运啊。”
听到小林广实这么说,萧诚也笑了起来。
既然连远在东京的小林广实,都是如此看待戴笠之死,相信持此看法的人绝对不少。
不会有人联想到,发生在1942年春天的那场死间计划的幸存者身上。
。。。
几天后,上海,丁默邨私邸。
吴全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与日本仅仅简单报道一下不同,戴笠之死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