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这才知道,先前盲射三枪,能够击杀一只海蟑螂幼体是多么的幸运,因为如果不是射中了弱点,根本就无法击杀这些幼体。
但就算如此,已经破碎头部的身体还在微微抽搐着继续爬动,直到十余息后才停止,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大。
而这样的恐怖生物,在这个几乎密闭的舱室里,很可能有成百上千只之多,甚至两个成年体还未停下来,一旦它们结束了“配种”的工作,可想而知会是多么可怕的敌人。
三枪不是杨毅的极限,但已经是这把“破烂的沙漠之鹰”的极限,杨毅能够感觉到,似乎再开一枪,整个枪膛就要解体散架了。
杨毅连忙将“沙漠之鹰”背在身后,爬起来就要溜走,这根本不是他能够力战的时候,偏偏爬起来的时候,两片拳头大的“绿色玻璃”掉落在脚边,却是他射杀了海蟑螂幼体,破碎的头颅上溅射出来的弧形晶体层。
杨毅顺手就拿在手里,然后将火把丢在远处,希望以此避开海蟑螂幼体的围攻。
但是不同于“海蚯蚓”是靠温度感知的,这些海蟑螂幼体有着明显的“眼睛”、“触须”、“口器”等器官,显然是可以感知亮光、声音以及气息等因素的。
要不然杨毅也不会在火把熄灭的情况下,被海蟑螂幼体袭击。
杨毅运转“九宫梅花步”却是尽量降低脚步声,跑了没两步,忽然脚下一沉,被什么东西绊倒了,回身一摸,不由眼前一亮,这居然是倒在地板上的一个大水桶。
在海上行船,自然有许许多多的意外,除了不可控的外部因素,例如海流、暴雨、暴风等之外,也有许多人为因素的意外,这些都是能够导致一艘大船沉没的原因。
其中,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就是火灾。
这听起来挺奇怪,在海上行船,到处都是水,怎么可能怕火灾,但实际上就是如此,越是大型船只,引起火灾的方式就越是多种多样。
因为在晚上,船只上照明的方式便只有火光,所以会有很多火源,一旦火源接触到易燃的货物,便是一发不可收拾。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雷击造成的火灾,因为船体都是木制结构,一旦被雷电击中引发火灾,通常都是船体内部向外宣泄,往往是内部烧成了炭,而外面却是安然无恙,其原因就是船体为了防水,足够密闭。
尤其是船体表面的漆料,以及防水所用的涂层都是类似“汽油”一样的易燃物,甚至用水也无法浇灭。
“了望台”就是易燃点之一,因为它足够高,所以被雷电击中的几率也大,通常会在基座位置放置一些装满水的大水桶,就是用来防火的,虽然可能无法灭火,但至少可以阻止火势扩大和蔓延。
杨毅在“赤烔丸”上也见过这样的大水桶,足够四五个人钻进去,而且常年是蓄满水的样子,平时可以用来防火,关键时候,也可以当做储备用的淡水资源。
摸到这个大水桶,杨毅就像见到了救命稻草一样,连忙翻身钻了进去,然后使尽浑身力气将其倒扣下来,他才刚刚放下水桶,便有十数只海蟑螂幼体从水桶上面爬过,显然是在搜索杨毅的气味。
躺在大水桶中倒扣下来的空地上,杨毅惊魂甫定,呼呼喘气,他感觉到了手臂上的疼痛,用手一摸,就感觉到湿手,显然刚刚也受了伤,在搏斗中被海蟑螂幼体的甲壳边缘划破了手臂。
杨毅在商城兑换了些伤药使用,然后迅速摸了一圈,这个水桶足够大,倒扣下来之后也足够稳,好在海蟑螂幼体是没有四肢的,无法推动这个水桶,他至少暂时安全了。
过了一会儿,杨毅就觉得有些气闷,这个空间倒是足够密闭,但显然空气也少,需要钻几个通气的孔出来。
杨毅从腰间摸出那个用“沙蚤”利齿做得的匕首,在桶壁上小心的钻动着,他都不敢有太大的动作,生怕弄出了声音引起这些海蟑螂的注意。
就在杨毅快要憋闷的不行之际,总算是钻出了一个手指大小的洞眼,他连忙趴在洞眼处贪婪的吮吸空气,差点没被咬死,而是躲在这里被憋死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很快就他就又挖了另一个通气孔,形成了空气对流,总算让这个“安全区”有了畅快的空气。
杨毅眯着眼睛从洞眼往外看,全都是黑漆漆的一片,完全没有任何视野,只能听到海蟑螂幼体爬动的声音,还有偶尔成年体发出的“畅快”腹鸣。
“这里距离海蟑螂成年体很近?”
从腹鸣之音能够听出来他此刻大概的位置,但这并没有什么用。
杨毅看着手中的两片绿色的晶体层,忽然有种想法,他举起其中的一片隔着洞眼向外瞧,忽然便能在黑暗之中看到附近几十米范围内的模糊景象。
“难怪那些海蟑螂幼体能够轻易发现我的位置,这岂不是可以做成一副‘夜视镜’?”
想到这里杨毅取出一截“沙蚤筋”,又在两片绿色的晶体层上各自钻出两个小孔,沿着小孔串联起来,比了一下最舒适的位置罩在了脸上,顿时就觉得周围清晰了很多,只不过罩着一层绿色的背景罢了。
杨毅忽然听到海蟑螂成年体的腹鸣之声加剧,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他连忙趴在洞眼上一瞧,只见在外面发生的场景让他头皮发麻。
大腹便便的海蟑螂母体发出凄厉的惨叫声,整个下腹忽然飚出一溜“黄色粘液”,就像吃坏了肚子一样,一口气又产出了近百颗虫卵,这才让隆起的腹部完全消下去。
两只巨型海蟑螂分开,它们的“生产”结束了,这意味着杨毅的敌人之中多了两个巨型生物,甚至能够轻易撕碎这个倒扣的木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