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石窝名彝语远,坚石山凹蕴古韵。
新委立地文化新,地灵人杰焕生机。
赖石窝村的传说
一
山凹中的秘密
我的脚步踏上了这片古老的土地,开始了寻村踪的旅程。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我一路向上,终于来到了位于铜都街道东方14千米的赖石窝村。村子坐落在海拔2100米的高处,隐匿于群山环抱的深山凹中,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
赖石窝小组,承载着村落的灵魂,繁盛而宁静。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宁静与和谐。地面露出的黑色尖石头,在雨水的侵蚀下显得更加斑驳,岁月的痕迹如同历史的见证,诉说着这里的故事。
村民们热情地向我介绍着赖石窝的由来。他们说,这里的地名有着一个关于石头与雨水交织的古老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赖石窝地区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旱灾,干旱使得山泉枯竭,庄稼颗粒无收,村民们生活陷入困境。
就在这时,一位勇敢的年轻人决定挑战自然,他相信只要找到一种神奇的力量,就能解除旱灾的诅咒。于是,他带着一颗坚定的信念,翻山越岭,寻找解除旱灾的秘密。经过漫长的探索,他终于在山坳中发现了一块黑色的尖石头。
这块黑色的尖石头,据说是天地间的一块神石,它拥有着神奇的力量。年轻人将石头带回村子,按照古老的仪式进行祭拜。奇迹发生了,雨水开始滋润大地,旱灾得以解除,赖石窝的村民们因此迎来了丰收的喜悦。
为了纪念这位勇敢的年轻人和神奇的黑色尖石头,村民们将这个地方命名为“赖石窝”。这个传说,如同赖石窝的魂魄,代代相传,成为村子的精神象征。村民们相信,只要坚守信念,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置身赖石窝,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悄然沁入心扉。这里的村民们,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勤劳、朴实、善良,用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我走进村民家中,看到他们热情地邀请我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讲述着关于赖石窝的故事。
这里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石头与雨水的传说,它更是一个关于信念、勇气和团结的故事。正如泸州交界长滩坝的九口锅,常年积水不干,传说中若这些石窝干涸,泸州将起火。这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也象征着人们对于信念的坚守、勇气的展现和团结的力量。赖石窝的村民们,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一代又一代地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站在赖石窝的山凹中,仰望蓝天白云,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这里的秘密,不仅仅是一个传说,它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赖石窝的故事,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的记忆。
二
历史的分割
赖石窝村的历史,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久远的古代。它宛如一位沉默的旁观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承载了无数动人的故事与深刻的记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赖石窝村曾是会泽县的一部分,它的历史被一道无形的分割线划分为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域。
上半部隶属于待补区的金牛乡,下半部则属于集义镇。这两个区域虽然相邻,但在行政上却分属不同的管辖范围。这种分割,仿佛一道无形的鸿沟,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赖石窝村村民们,各自拥有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与命运篇章。
1951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赖石窝村的历史迎来了新的转折点。两半部分的村庄终于合并,归入了奔多乡的管辖之下。这一合并,如同春风拂过沉睡的田野,标志着赖石窝村村民们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乡级管理组织,他们心手相连,共同为村庄的繁荣与发展挥洒汗水与智慧。
随后,1956年,赖石窝村划归东川矿区并入和平乡。这个时期,赖石窝村的历史与东川矿区的开发紧密相连,见证了中国矿业发展的辉煌历程。1958年,赖石窝村成为东川市的一部分,而到了1959年,又归属和平人民公社,设立了赖石窝大队。
1963年,赖石窝村再次发生行政区划的变化,归属岩脚人民公社。1964年,又回到了和平人民公社的怀抱。这一时期的赖石窝村,沐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春风中,村民们满腔热忱地投身到农村集体化建设的浪潮中,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添砖加瓦,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84年5月,赖石窝村迎来了新的变革,划归达贝区,并设立了赖石窝乡。这一时期,赖石窝村开始着眼于农村经济的新发展,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稳步提升。
1988年1月,赖石窝乡改设为村公所,隶属于新村镇。2000年1月,村公所又改为赖石窝村民委员会,继续隶属于新村镇。在这一阶段,赖石窝村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持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2005年,赖石窝村民委员会更名为铜都镇赖石窝村民委员会,标志着赖石窝村在行政区划上的又一次重要变化。2011年,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赖石窝村改称铜都街道赖石窝村民委员会。
赖石窝村的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它记录了这个位于东川区铜都镇的村庄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再到新时代的发展历程。赖石窝村曾面临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等问题,但通过发展花椒产业等措施,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升。每一阶段的变迁,都凝聚着赖石窝村村民们的心血和汗水,也见证了他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赖石窝村的故事,将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们,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三
上赖石窝的守望
在赖石窝村的深处,有一个名为上赖石窝的村民小组,它如同一个守望者,静静地栖息于海拔2220米的崇山峻岭之巅。这里是村委会的驻地,也是村民们心中的精神家园。村子被群山环抱,隐匿在一片静谧的山洼之中,地面上的黑色尖石头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上赖石窝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初年。自那时起,村民们便在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繁衍生息。他们以不屈的毅力,于这峻岭之巅辟出沃土,孕育生机,建设起一个又一个温馨的家园。
在我踏入这个村庄的那一刻,几位村民的热情迎接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们用充满情感的声音,向我讲述着村庄的历史,以及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
一位年迈的村民,他的眼神中透露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他告诉我,上赖石窝村的先辈们在建村之初,面对的是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奇迹。
“此地未赐平原之丰饶,唯有峭壁、顽石与我们为伴。”他指着周围的山石说,“但是,我们的祖辈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硬是开出了一片片良田,让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
另一位村民,是一位中年妇女,她的脸上洋溢着对家乡的骄傲。她向我讲述了村子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村子的发展日新月异。
“现在的生活可真是好多了。”她笑着说,“以前,我们只能靠种地养活自己,现在有了国家的好政策,我们还可以通过发展养殖业、旅游业等方式增加收入。”
在他们的讲述中,我仿佛看到了上赖石窝村从过去到现在的变迁。这里的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将一个荒凉的山村建设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