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邹建民、邹连坤、范安庆和邹水山也没闲着,他们有的忙着搬桌子,有的则负责背起凳子,忙前忙后,好不热闹!整个屋子里充满了喜庆祥和的氛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这个充满欢乐和忙碌氛围的日子里,邹国英、邹华英、邹杏英、付根娥、邹小红、邹月红、方素月以及邹翠红等人正在厨房中紧张地忙碌着。有的站在水池边仔细地清洗蔬菜,水花四溅;有的则手持菜刀,熟练地将各种食材切成均匀的块状或片状;还有的人负责把用过的碗筷洗净擦干,摆放整齐。每个人都专注于手头的工作,整个场面热火朝天。
而在另一边,年迈的老奶奶付金香虽然已经年岁颇高,甚至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但此刻的她却显得格外开心。只见她笑容满面地握着一块抹布,不停地擦拭着桌子,仿佛要把这张桌子擦得一尘不染。尽管动作有些缓慢,但那份认真劲儿让人看了心生感动。
与此同时,大舅付正元、二舅小德林、小舅三德林、两位小姨夫以及小姨公郭德生围坐在宽敞明亮的大厅里,一边品尝着香醇的茶水,一边愉快地交谈着。他们的话题从家长里短到国家大事,无所不包,欢声笑语不时回荡在屋子里,气氛十分热烈。
小姨潘得红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手脚麻利。这不,她在完成了自己手中的活儿后,便主动过来给其他人帮忙,一会儿帮着择菜,一会儿又去整理杂物,一刻也闲不下来。
今天对于付晒花来说可是个大日子——她的女儿出嫁啦!所以一大早起来,她就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一样,在家里穿梭不停。从布置新房到安排酒席,每一项工作她都亲自参与,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当然,她也是今天最为开心的那个人,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再看看新娘子邹风英,即使今天是自己大喜的日子,她依然没有忘记替母亲分担家务。直到迎亲的队伍到来之后,她才匆匆走进自己的房间,开始精心装扮,准备迎接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一踏入那个房间,泪水便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不停地向外流淌着……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泪珠,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悲伤和思念。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出嫁之后就要离开生养自己的父母,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于是哭得愈发厉害了起来……
小妹邹伟英默默地陪在姐姐身旁,看着姐姐如此伤心难过,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里也渐渐地蓄起了泪水。尽管年纪尚小的她并不太懂得如何去安慰姐姐,但看到姐姐哭泣的模样,她的心里同样感到无比难受,只能本能地跟着一起抹起了眼泪……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礼炮声,原来是接亲的队伍已经在催促新娘出发了。与此同时,前来参加婚礼的客人们也纷纷陆陆续续地入席就座,一场盛大的酒宴即将拉开帷幕……
只见邹连坤和范安庆两人忙前忙后、脚不沾地,他们一会儿在大堂里穿梭往来,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盘盘美味佳肴;一会儿又快速跑回后厨,将刚刚出锅的菜肴及时送到餐桌上。而邹水山则一刻不停地忙碌着给客人们分发香烟、送上美酒,他满脸笑容,热情周到地招呼着每一个来宾。
另一边,邹水根正有条不紊地接待着各路宾客,与大家寒暄交流,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主人家的诚意和热情。
这场婚礼可是从西山村搬到长川村后的第一场大喜事呢!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邹光银、邹才经以及郭加雪这几户人家的屋子里都摆满了桌椅,坐满了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们。
不仅如此,就连他们几家的厨房也都被临时征用了,以便能够更快更好地准备出丰盛的宴席。粗略一算,这次婚宴总共摆了整整二十桌,如果再加上在后厨帮忙干活的人员,总数竟然达到了二十二桌之多!这样规模宏大的婚宴,在整个村子里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了,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最隆重、最热闹的一次。
随着又一声响亮的礼炮声在空中炸响,传统的哭嫁仪式正式开始了……
付晒花紧紧地搂着自己的女儿,泪水如决堤般不停地流淌,她那悲痛欲绝的哭声仿佛要将整个房间都淹没。一直以来都是乐观派的邹水金此刻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悲伤,晶莹的泪珠顺着脸颊滑落。一家人围坐在房间里,有的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但同时眼中却闪烁着泪光;有的人则只是默默地抽泣着,用手轻轻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就在这时,房门被缓缓推开,大舅付正元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了进来。看到眼前这一幕,他的眼眶瞬间湿润了。邹风英见到娘舅来了,连忙双膝跪地,扑倒在地上,放声大哭道:“娘舅……”
付正元由于没读过书,不太善于言辞表达,面对此情此景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外甥女。只见他略微有些笨拙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红包,递到邹风英面前,轻声说道:“风英乖啊,别哭啦,快起来吧。”
邹风英颤抖着双手接过大舅的红包,缓缓站起身来。还未等她站稳脚跟,二舅小德林紧跟着走进了房间。紧接着,小舅三德林也快步走了进来。
最后,小姨潘德红出现在众人眼前。与其他几位舅舅不同的是,小姨最为能言善道。她一边哭泣着,一边拉着邹风英的手,絮絮叨叨地说了好长一段时间,话语间充满了对外甥女的不舍和祝福。终于,小姨止住了哭声,将手中早已准备好的红包塞给了邹风英。
此时,屋外的礼炮声再次骤然响起,震耳欲聋。原来,前来接亲的队伍已经等不及了,他们开始催促新娘赶紧出发。而余石友这个既是媒婆又是姐夫的人自然也是忙前忙后,不得空闲。他匆匆跑进房间,给邹风英送上了一份哭嫁红包之后,便又笑嘻嘻地跑了出去,对着那些接亲的人们喊道:“别急嘛,再放些鞭炮热闹热闹!”
于是,接亲的人们纷纷点燃了鞭炮,一时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此起彼伏,根本停不下来。
余石友心急如焚地又一次走向房间,轻声催促着新娘子:“新娘子呀,您快些出来吧,吉时可不等人呐!”他一边说着,一边焦急地搓着手。
此时,邹建民小心翼翼地将姐姐从大厅里背了出来。按照客家的传统习俗,在未抵达男方家中之前,新娘子的双脚是万万不可落地的。只见新娘子邹风英稳稳地站在一张板凳之上,宛如一朵娇艳欲滴的花朵。
所有精心准备的嫁妆也都已按照既定的顺序摆放整齐,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就在这时,喜庆的礼炮声再度响起,震耳欲聋,仿佛要向全世界宣告这一幸福时刻的到来。紧接着,喇叭声、锣鼓声也纷纷加入进来,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欢快激昂的乐章。
接亲队伍中的余石友手牵着两只毛色鲜亮的大公鸡,昂首挺胸地走在了最前面。而新郎官的姐夫则满脸笑容,动作迅速地背起新娘,兴高采烈地跟随着余石友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