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出的骆驼筋要经过反复细致的揉搓与长时间在阴凉处晾晒,才能彻底去除其中潜藏的杂质与多余水分,最终使其质地变得极为坚韧,为弓弦的强度奠定基础。
天蚕丝的选材同样严苛,必须挑选上等的生丝作为原料。
之后,工匠们凭借精湛技艺,对其进行精细的编织与特殊处理,最终制成细密且富有弹性、极为结实的丝线,为弓弦的韧性提供保障。
工匠们将精心处理好的骆驼筋与天蚕丝,依照特定的比例精准混合在一起,随后运用传承已久的特殊工艺,有条不紊地将其编织成弓弦。
编织过程中,需倾注极大的耐心与细心,每一根骆驼筋丝与天蚕丝线都要紧密相连、丝丝入扣,容不得丝毫的松动,否则便会前功尽弃。
经过无数工匠日夜的编织,一根根粗细均匀、坚韧无比的弓弦才在漫长的时光中渐渐成型,最终制作完成。
接下来,弓弦与弓胎的安装工作接踵而至。
这又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容不得半点差错的精细活儿。
工匠们需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精准手感与丰富经验,将弓弦一丝不苟地准确安装在弓胎的两端,仔细调整好弓弦的松紧度。
这一步至关重要,若弓弦过紧,弓胎便会承受出其承受极限的巨大拉力,从而导致受力过大而断裂;若弓弦过松,穿云弓在力时便无法充分蓄力,也就无法挥出其应有的强大威力。
能工巧匠们凭借着多年来在无数次实践中摸索出的丰富经验,以及早已融入血脉的精准手感,小心翼翼地一点点调整着弓弦的松紧度,直至达到最佳状态。
制作一把穿云弓,从选材到成品,同样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这些年,郭开几乎穷尽了整个将军府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耗费诸多心血,也仅仅制备出了五十把穿云弓。
这五十把穿云弓,从选材到制作,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工匠们无数的心血与智慧,每一处细节,都淋漓尽致地彰显着他们对工艺的不懈追求。
郭开将穿云弓和穿云箭视为沙州军的镇军之宝和杀手锏,平日里严加管控,非到生死存亡、关乎胜败的关键时刻,绝不会轻易动用。
也正因郭开这般谨慎珍视,穿云箭在郭开麾下的弓箭手队伍中,始终是极为珍贵的存在。
每一次使用,都需经过慎重的考虑和精细的策划。
迄今为止,郭开动用穿云箭的次数屈指可数,一个巴掌都能轻松数得过来。
而且,每次到了不得不用穿云箭的关头,郭开都极为吝惜,恨不得将一支箭掰成两支来使,力求挥其最大效用。
故而,尽管穿云箭威力惊人、声名远扬,却从未曾真正被大规模运用到战场上。
而此刻,面对伊州城北城门上的北图军,郭开毫不犹豫地下令使用穿云箭,足见他对这场战斗志在必得。
随着一声令下,强弓手们迅就位,手中的弓弦缓缓拉动,一支支穿云箭如璀璨流星般划破暗沉长空,带着凌厉的气势和致命的威胁,朝着北城门上的北图军呼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