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心里很高兴,但因为王夫人还没找到宝玉,不敢露出喜色。
王夫人见贾兰中了,心里也欢喜,只是想着:
“要是宝玉能回来,咱们这些人不知道该有多高兴呢!”
唯独宝钗心里悲痛,但又不好落泪。
众人纷纷道喜,说道:
“宝玉既然有中举的命,肯定不会丢的。
况且天下哪有中了举人的人还会走失的道理!”
王夫人等人觉得这话有道理,脸上这才有了点笑容。
众人便趁机劝王夫人等人多吃点东西。
只见三门外头茗烟大声嚷嚷说:
“我们二爷中了举人,肯定丢不了啦!”
众人问:
“怎么见得呢?”
茗烟说:
“‘一举成名天下闻’,现在二爷走到哪儿,哪儿的人就知道,谁敢不把他送回来!”
里面的众人都说:
“这小子虽然没规矩,但这句话说得倒没错。”
惜春说:
“都这么大个人了,哪能走失呢?
只怕他看破了世情,出家去了,那就难找了。”
这话又引得王夫人等人大哭起来。
李纨说:
“自古以来成佛作祖、修炼成仙的人,抛却爵位富贵的,也大有人在。”
王夫人哭着说:
“他要是抛下父母,这就是不孝,怎么能成佛作祖呢?”
探春说:
“一般来说,一个人不能有太奇特的地方。
二哥哥生来就带着块玉,大家都说是好事,这么看来,都是这块玉惹的祸。
要是再过几天还不见人——我不是故意惹太太生气——那就有点不对劲了,只能当作没生过这位哥哥。
要是他真有来历,修成了正果,那也是太太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宝钗听了,没有说话。袭人忍不住心里一阵剧痛,头上一晕,便昏倒了。
王夫人见状很心疼,让人扶她回去。
贾环见哥哥和侄儿都中了举,又因为巧姐的事感到非常尴尬,只埋怨贾蔷和贾芸。
他知道探春回来了,这件事肯定不会轻易罢休,又不敢躲开,这几天就像处在荆棘丛中一样难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天,贾兰只好先去谢恩,得知甄宝玉也中了举,大家按同年之礼互相问候。
贾兰提起贾宝玉神志不清走失的事,甄宝玉听了叹息着劝慰他。
负责科举考试的官员把考中的卷子上奏给皇上,皇上一一批阅,看到考中的文章,都觉得平正通达。
看到第七名贾宝玉是金陵籍贯,第一百三十名又是金陵贾兰,皇上便传旨询问:
“这两个姓贾的是金陵人,是否是贾妃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