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后的日子里,朱见深按照朱棣等人的教导,开始大力整顿朝堂。他提拔了一批清正廉洁、有真才实学的官员,委以重任,让他们在朝堂中与文官集团形成制衡之势。同时,对于那些试图结党营私、谋取私利的官员,他毫不留情地进行惩处,一时间,朝堂风气为之一新。
朱见深还时常微服出巡,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他看到农田里劳作的百姓,便会主动上前询问收成如何,是否有什么困难。得知百姓因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影响灌溉时,他立即下令拨出专款,组织人力修缮各地的水利工程。每到一处,他都会倾听百姓的诉求,将百姓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回宫后便召集大臣们商议解决方案。
朱佑樘在朱见深的安排下,跟随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老师刻苦学习。他每日早起晚睡,诵读经史子集,学习治国理政的道理。遇到不懂的问题,他总是虚心向老师请教,从不敷衍了事。课余时间,他还会跟着宫中的侍卫学习骑马射箭,锻炼身体。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大明的国力日益强盛,百姓生活也越来越好。朝堂之上,官员们各司其职,尽心尽力为国家效力;民间一片繁荣景象,商业活动日益活跃,城市和乡村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时光荏苒,朱见深在朱棣、徐妙云、朱瞻基的助力与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不仅成功化解了多次政治危机,身体也因注重调养和合理的生活方式而愈发康健。朱佑樘在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中,成长为一位德才兼备、心怀天下的少年。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朱见深正式昭告天下,立朱佑樘为皇太子。这一天,紫禁城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太和殿外,朱棣、徐妙云、朱瞻基站在一旁,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一盛大的仪式。
纷纷跪地,高呼万岁。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照出一片荣耀与希望。
朱棣看着这热闹而庄重的场景,感慨地对朱见深说:“见深,今日这一幕,也算了却我们一桩心事。你将佑樘培养得如此出色,不愧是我大明的好皇帝。”
朱见深眼中闪着激动的泪花,恭敬地说道:“若不是祖宗们穿越而来,给予教诲与助力,孙儿恐难有今日之成就。这一切,皆得益于祖宗庇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妙云微笑着看向朱佑樘,眼中满是慈爱:“佑樘啊,从今日起,你便是大明未来的希望。可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不可有丝毫懈怠。”
朱佑樘挺直了腰杆,坚定地回答:“祖母放心,孙儿定会以祖宗为榜样,以天下为己任,让我大明万世昌盛。”
朱瞻基笑着拍了拍朱佑樘的肩膀:“好小子,有志气!以后若遇到什么难题,多向你父皇请教,也要有自己的判断。”
仪式结束后,众人回到宫中偏殿。朱棣命人取来几个包裹,递给朱见深:“这里面是土豆、玉米及红薯三种高产种子。这几种作物,适应能力强,产量极高。你可在各地推广种植,如此一来,百姓的温饱问题便能大大改善。”
朱见深接过包裹,仔细端详,眼中满是惊喜:“多谢祖宗恩赐!这真是我大明百姓之福啊。”
徐妙云叮嘱道:“这推广之事,需谨慎安排。要让百姓知晓种植方法,切不可操之过急。”
朱见深连连点头:“孙儿明白,定会妥善安排。”
朱瞻基环顾四周,感慨道:“此次穿越至此,亲眼见证了大明的中兴之象,也算是不虚此行。只是,我们在这时空停留的时日已到,不久便要离去。”
朱见深和朱佑樘听闻此言,神色顿时黯淡下来。朱见深不舍地说道:“祖宗们这就要离去?孙儿实在舍不得。还望祖宗们能再多留些时日。”
朱棣微微摇头,目光中带着一丝眷恋:“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们的使命已然完成,是时候回归属于我们的时空了。但你们要记住,无论何时,祖宗都会在冥冥之中护佑着大明。”
徐妙云走上前,轻轻抚摸着朱见深和朱佑樘的脸庞:“你们要好好守护大明江山,莫要让我们失望。”
朱佑樘眼眶泛红,哽咽着说:“祖宗放心,孙儿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
片刻后,一道奇异的光芒在殿中闪烁,穿越门缓缓开启,光芒中隐隐可见往日的时空景象。朱棣、徐妙云和朱瞻基缓缓走向穿越门。
朱见深和朱佑樘快步上前,跪地行礼。朱见深声音颤抖地说道:“祖宗慢行,孙儿定会铭记教诲,永志不忘。”
朱棣、徐妙云和朱瞻基回头,最后一次深情地看了看朱见深和朱佑樘,以及这繁华的宫殿。然后,他们毅然踏入穿越门,光芒渐渐消散,只留下朱见深和朱佑樘在原地。
随着朱见深年龄增长,后来直接退位成为太上皇,朱佑樘即位后,秉持着祖宗的教诲,励精图治,开创了“弘治中兴”的盛世局面。他减免税赋,兴修水利,大力整顿吏治,广开言路,使得大明的国力更上一层楼。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朱佑樘处理完朝政后,漫步在御花园中。他看着满园盛开的花朵,思绪不禁飘回到多年前与朱棣、徐妙云、朱瞻基相聚的场景。
此时,内阁首辅李梦阳前来求见。朱佑樘回过神来,说道:“李爱卿,有何事要奏?”
李梦阳恭敬地行礼后说道:“陛下,如今我朝国泰民安,百姓富足。但臣近日听闻,有一些地方官员在推广新作物种植时,出现了一些操之过急的情况,引起了部分百姓的不满。”
朱佑樘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朕当初推行这些高产作物种植,本意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出现这样的问题,定要妥善解决。李爱卿,你可有什么建议?”
李梦阳抬头,目光坚定地说:“陛下,臣以为可派遣得力官员前往各地巡查,实地了解情况。对于那些执行不力的官员,要进行批评教育;同时,要加强对百姓的宣传和指导,让他们真正了解新作物的种植好处和方法。”
朱佑樘点头称赞道:“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吧。一定要让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新作物带来的福祉。”
李梦阳领命而去。朱佑樘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祖宗们带来的种子,是大明的希望,绝不能因为下面官员的失误而毁了这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