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吓得跪地求饶:“陛下息怒,臣等定当整改,确保丈量工作公正、高效。”
国际交流开阔视野
不久后,负责与西洋交流火器技术的大臣前来汇报:“陛下,臣已与西洋传教士进行了多次交流,他们带来了一些先进的火器图纸和制造方法。”
朱常洛大喜:“甚好!立即安排工匠进行研究仿制,务必尽快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到我军之中。”
大臣又道:“陛下,这些西洋人还带来了一些关于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书籍,内容新奇独特,或许对我大明也有所帮助。”
朱常洛思索片刻:“既然如此,挑选一些有学识的学子,与这些西洋人学习交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在朱常洛的努力下,大明在新政的推动下逐渐有了起色,朝堂上下一心,百姓生活也慢慢得到改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朱棣、徐妙云以及朱载坖那次穿越带来的改变,大明的命运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中悄然扭转……
新政遇阻内部纷争
随着新政的深入推进,一些隐藏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朝堂上,以几位老牌勋贵为首的势力开始暗中抵制新政。他们联合起来,在各种事务上故意拖延、推诿,给新政的实施制造了诸多障碍。
一日早朝,朱常洛刚提及土地丈量新政的推进情况,一位勋贵便站出来,言辞激烈地说:“陛下,这土地丈量之事,实在扰民!各地公差频繁下乡,搞得百姓人心惶惶,怨声四起。依臣看,此事应暂且搁置。”
朱常洛心中不悦,严肃回应道:“土地丈量是为了确保赋税公平,让百姓免受土地兼并之苦,怎能搁置?至于百姓怨言,朕已责令相关官员整改,定能给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
然而,这位勋贵并不罢休:“陛下,祖宗以来,我大明土地制度沿用已久,如今贸然更改,恐怕会动摇国本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一些支持新政的大臣也站出来反驳:“如今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生活困苦,若不革新,才是真正动摇国本!”
朱常洛看着朝堂上的纷争,心中明白这是新政触动了部分人的利益。他强压怒火,大声说道:“朕推行新政,是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为了百姓的福祉。任何人若敢阻碍新政推行,朕绝不姑息!”
后宫助力成效初显
与此同时,后宫在皇后的带领下,高产作物的种植示范取得了显着成效。宫中开辟的田地里,红薯、土豆和玉米长势喜人。
皇后邀请京城的一些官员眷属前来参观,亲自讲解这些作物的种植方法和优点。一位官员夫人惊叹道:“没想到这些作物如此容易种植,产量还这么高。若能在民间推广开来,那真是百姓之福啊!”
消息传开后,民间对高产作物的兴趣大增。各地百姓纷纷主动向官府请教种植技术,一些地方的官员也积极响应,组织人力物力帮助百姓种植。
不久后,第一批收获的高产作物被送到京城。朱常洛看到堆积如山的红薯、土豆和玉米,心中十分欣慰。他下令将这些作物分发给京城的贫苦百姓,并让史官记录下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边关告捷军心振奋
在新政推行国内逐渐稳定的同时,边关也传来了好消息。白杆兵在秦良玉的带领下,多次击退了后金的小规模侵扰,并且在一次战斗中,成功收复了部分失地。
战报传到京城,朱常洛龙颜大悦。他立刻下旨嘉奖白杆兵全体将士,对秦良玉更是破格提拔,封其为一品诰命夫人,并赏赐了大量的金银财宝。
朱常洛在朝堂上兴奋地对大臣们说:“秦良玉将军率领白杆兵英勇奋战,保我大明边疆安宁。这是我大明的骄傲!众爱卿当以他们为榜样,为国家效力!”
大臣们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受到边关胜利的鼓舞,国内军心民心大振。新政的推行也更加顺利,越来越多的百姓看到了新政带来的好处,开始积极支持朝廷的各项举措。
远交近谋外交新局
随着大明国力的逐渐恢复,朱常洛开始关注起外交事务。他召集礼部和兵部的大臣,商讨对外策略。
朱常洛说:“如今我大明在新政的推动下日益强盛,周边各国也都在观望。朕认为,我们应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树立大国威严。”
礼部尚书建议道:“陛下,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国,宣扬我大明新政成果,加强贸易往来,互通有无。”
朱常洛点头赞同:“此计可行。同时,对于一些心怀不轨的势力,也要保持警惕。兵部要加强边防巡逻,确保我大明边境安全。”
不久后,大明的使者踏上了出访各国的征程。在与各国的交流中,大明展示了自己的强大实力和友好态度,赢得了许多国家的尊重和信任。一些国家主动提出与大明建立贸易关系,大明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着提升。
在朱常洛的努力下,大明在新政、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深知这一切离不开祖宗的教诲和众人的支持,在这条中兴之路上,他将继续砥砺前行,为大明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喜欢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请大家收藏:()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