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子风风火火的走了,去找赵大树了,老三会办酒吧?以他的性子肯定会办酒。
办酒好呀,热热闹闹的,他们该多羡慕她!
最好再找个戏班子,她喜欢看戏,平时想看只能去县城。
“你别太指望你娘,我看她成不了事,她也就会跟我们咋咋呼呼,看见老三乖的不得了。”
婆婆这几年谄媚的嘴脸她看的多了,看一次恶心一次。
“不行也要试试,三弟压根不搭理我们这茬。”
“是啊,只能看她的了。”王氏叹了口气,他们家太难了。
“当家的,你没事吧?”赵大勇头上包着块布巾,躺在炕上面色苍白。
“没事,可能是昨晚上着凉了。”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自己为什么病倒,因为除了他们家其他两家子的所有男人全成了童生。
他不行,他儿子们也不行,三兄弟他儿子最多却最都没出息。
“想开点,我们还有三柱子。”
“我知道。”
夫妻之间最了解,他为啥躺下媳妇心里门清。
“三柱子我们要更严厉一些才是。”
“当家的,我刚才听大哥他们说了一嘴。”李氏抿唇,如果是真的,就算花点钱她也想送三柱子过去。
她把赵大文和老孙氏谈论的内容跟赵大勇说了一遍,不是她想偷听,而是他们声音不小也没关门,她在院子里听的很清楚。
“你觉得是真的吗?”
“八九不离十,为啥有钱人家的孩子容易出人才,除了家里有钱供他们念书,启蒙的早,还有便是夫子请的好。
我在县城卖菜,经常听到他们说特别有钱的几户人家孩子从来不去学堂,都是在家请的夫子。
那些夫子全是京城,府城请来的,有些甚至请举人来教,只有没门道的,不咋滴的念书人才会去教书。
也有好的夫子在教,可是也不会在我们县城,而是去府城,那边有很厉害的。
还说人家是考上秀才后才会选择去那些念书,里头不止夫子好,同窗身份也都不简单。”
“听你的意思是说他们考上秀才前都是在家念书的咯?”李氏不知道还有这事,她以为送去学堂就是顶好的了。
“嗯,是这个意思。”
“三弟家的夫子可能也是很有学问的,要不然不会他们两个都这么好成绩。当家的,你说我们去求他他会答应教三柱子吗?”
“三弟点头准可以,只怕是他不会答应,你没听大哥说吗?他去求了都没点头。他不想我们过他,自然不会给我们好夫子。”
“是呀,”李氏丧气,“原来以为大哥已经是极好的夫子了,学问比三柱子的夫子好上很多,却没想到……三弟瞒的真紧。”
“谁说不是呢。先看看吧,大哥能成功我们就去,他不会厚此薄彼。大哥不成,我们也不用开这个口了。”
“听你的。”
老孙氏风风火火跑到赵大树家。
“老三,老三!”
门房赶紧跑后院通知主子,伺候时间久了,他们很清楚面前的老太太是啥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