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孔明之后,馆驿的小院再次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我心中的湖泊,却因为刚才那份来自都督府的密报而波澜起伏,久久未能平息。
孔明用“铜雀春深”这步险棋,确实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
周瑜那瞬间失态后的强自镇定,以及望北久立的沉默,都昭示着他的内心已被深深触动,抗曹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然而,仅仅如此,还不足以让我完全放心。
周瑜此人,绝非易与之辈。他的怒火是真实的,但这份怒火会燃烧多久?会烧向何方?
又是否会被他更深层次的理智和算计所控制、所利用?
这些,都是我必须弄清楚的关键。
我需要更多的信息,更直接的反馈,来判断“智激”这一策略的真实效果,以及它所带来的后续影响。
尤其是,当诸葛亮离开后,在没有外人(尤其是我们这些“说客”)在场的情况下,周瑜的真实状态和后续行动,才能更准确地反映他的内心动向。
时间,在这种等待中显得格外漫长。
我强迫自己静下心来,重新梳理着江东的局势,推演着各种可能性。
烛火摇曳,将我的影子投在墙壁上,忽明忽暗,如同此刻江东那变幻莫测的局势。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再次传来了脚步声,这一次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急促,甚至带着几分慌乱。
紧接着,门被猛地推开,鲁肃那张一向温和儒雅的脸上,此刻却写满了焦急与不安,甚至还有一丝难以置信的震惊。
“子明!”
他几乎是冲了进来,连基本的礼节都顾不上了,声音都有些变调,
“出事了!公瑾他……他……”
我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起身迎了上去,扶住他略显踉跄的身体,沉声道:
“子敬兄,莫急,慢慢说,到底生了何事?”
鲁肃深吸了几口气,似乎想平复一下情绪,但效果甚微,他抓住我的手臂,急切地说道:
“方才……方才我听闻孔明先生从都督府出来,心中挂念联盟之事,便急忙赶去拜访公瑾。
谁知……谁知我刚到府外,就听见里面传来……传来公瑾雷霆般的怒吼,还有……还有器物碎裂的声音!”
他顿了顿,脸上闪过一丝后怕:
“我……我从未见过公瑾如此失态!
守门的卫士脸色煞白,拦住我说都督正在气头上,任何人不得入内。
我……我实在放心不下,在门外徘徊良久,隐约还能听到他斥责下属的声音,似乎……
似乎与曹贼之事有关,言语间……极为激烈!”
鲁肃看着我,眼神复杂:
“子明,你说……是不是孔明先生刚才言语太过……太过激烈,彻底激怒了公瑾?
这……这可如何是好?
若是因此导致联盟之事功败垂成,我等……我等还有何面目去见主公和玄德公啊!”
看着鲁肃那真切的担忧和焦虑,我知道,他所言非虚。
周瑜确实在诸葛亮走后,表现出了极度的愤怒。
摔碎东西,怒斥下属,这完全符合一个被深深触怒、且需要宣泄情绪的人的行为。
然而,我的内心深处,却不像鲁肃那样完全被这表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