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321章 后燕优柔之君慕容宝 一手王炸打得稀碎的跑跑皇帝(第2页)

第321章 后燕优柔之君慕容宝 一手王炸打得稀碎的跑跑皇帝(第2页)

结局:形势瞬间逆转!刚刚还占点便宜的燕军,被反扑的魏军打得落花流水,再次上演大溃败。我们的慕容宝皇帝,一看大事不妙,再次发挥了其“逃跑专家”的特长,弃全军于不顾,带头策马狂奔。逃跑路上,他大概觉得士兵穿着盔甲跑得太慢,会影响自己的逃命速度(或者怕被魏军认出是高级将领?),竟然下了一道奇葩至极的命令:“所有人,把铠甲兵器都给我扔掉!轻装快跑!”(原文:“士卒捐弃兵仗,争赴水逃命。”)当时可是寒冬腊月啊!数万丢盔弃甲的燕军士兵,在冰天雪地里被魏军像撵兔子一样追杀,冻死、溺死、被杀者尸体枕藉,填满了道路。十二万大军,再次灰飞烟灭!慕容宝一路狂奔回中山,但后燕在中原的领土,经此一役,彻底沦丧。北魏势力如日中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总结慕容宝的军事艺术:打仗水平?基本等于零。轻敌、寡谋、犹豫、临阵失措是他的战场标配。

坑队友能力?天下无双。两次大战,葬送二十万精锐,附赠大片国土。

逃跑速度?绝对冠军。弃军保命,溜得比谁都快,还顺手给追兵增加了“捡装备”的乐趣。

对士兵关怀?“贴心”地让大家冬天轻装跑路,免费体验“冰河世纪极限生存挑战”。真是“爱兵如子”的“好”皇帝啊!(此处应有反讽的掌声)

四、众叛亲离大乱斗——亲戚朋友齐上阵,目标:干掉慕容宝!

军事上连续送完“双杀大礼包”,后燕内部彻底炸锅了。慕容宝成功地把国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吃鸡”战场,而他自己,就是那个被所有人追着打的“天选倒霉蛋”。亲戚朋友们纷纷表示:“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宝哥,你该让位(让命)了!”

1。慕容麟叛乱:亲弟弟的“皇帝体验卡”

赵王慕容麟,慕容宝的异母弟,一直是个野心勃勃的主。柏肆大败后,后燕都城中山被北魏大军团团围困(397年)。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慕容麟同志不仅不想着守城,反而琢磨着:机会来了!他勾结尚书慕舆皓,策划了一场刺杀皇帝慕容宝的阴谋。结果,阴谋败露(慕容宝别的不行,保命嗅觉一流),慕舆皓被杀,慕容麟一看不妙,脚底抹油,溜出城投奔了丁零人。这还不算完,后来他趁着后燕在河北的统治崩溃,自己拉杆子称帝了!虽然没蹦跶多久就被干掉了,但他成功地在后燕的伤口上又撒了一大把盐,加速了帝国的分裂和崩溃。亲弟弟带头造反称帝,慕容宝这“兄友弟恭”做得真“到位”。

2。慕容会兵变:好大儿的“父慈子孝”

慕容宝废掉慕容会太子之位这步臭棋,终于迎来了残酷的清算。慕容会对老爹和弟弟慕容策的怨恨,如同火山般爆发。他联合部将仇尼归等人,悍然发动兵变!目标直指他的叔叔们——慕容农和慕容隆(都是慕容垂能征善战的儿子,慕容宝的弟弟)。结果,慕容隆被杀,慕容农重伤。慕容宝一看儿子都反了,吓得魂飞魄散,带着老婆孩子和小太子慕容策,一路向北狂逃,躲进了龙城(今辽宁朝阳)。慕容会杀红了眼,一路追杀到龙城,把老爹围在城里猛攻。眼看慕容宝就要上演“被亲儿子弑父夺位”的终极惨剧,他手下一个叫高云(后来也当了皇帝)的猛将站了出来,奋力击退了慕容会,暂时保住了慕容宝的老命。这场“父慈子孝”的闹剧,以慕容隆身死、慕容会伏诛、慕容宝再次吓破胆告终。亲生儿子刀兵相见,慕容宝的家庭教育堪称“典范”。

3。段速骨之乱(398年):厌战士兵的“愤怒小鸟”

接二连三的内乱外战,后燕的士兵们早已厌倦了无休止的厮杀和逃亡,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将领段速骨敏锐地(或者说阴险地)抓住了士兵们的厌战情绪。398年正月,他利用士兵的不满,发动叛乱!叛军攻杀了乐浪王慕容宙(慕容宝的堂兄弟),并拥立慕容隆的儿子慕容崇(注意,不是慕容隆本人,慕容隆已在慕容会之乱中被杀)为帝(傀儡)。叛军势力迅速壮大,直逼慕容宝最后的避难所——龙城。

慕容宝吓得又想跑(熟练工种),他带上少数亲信(包括长子慕容盛)和太子慕容策,企图再次开溜。留下他的弟弟、在军中素有威望的范阳王慕容农守龙城。结果慕容宝刚出城不久,龙城守军就在叛军压力下崩溃了,慕容农被叛军抓住。慕容宝跑到了半路,听说慕容农被抓,可能觉得还有救?或者觉得没地方跑了?又或者是慕容盛的主意?总之,他没跑远,在龙城附近观望。这时,叛军内部也出了矛盾,段速骨杀了慕容农(又一个能干的弟弟没了)。龙城陷入更大的混乱。慕容宝看着近在咫尺却回不去的龙城,欲哭无泪。

4。兰汗诱杀:舅公的“最后的晚餐”

就在慕容宝像丧家之犬一样在龙城外围游荡,走投无路之际,他的舅公、镇守龙城附近一支部队的兰汗,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兰汗派人来,言辞恳切:“陛下啊!龙城现在乱成一锅粥了,段速骨那帮人不得人心,成不了气候!我兰汗忠心耿耿,已经为您扫平了道路,请您速速回龙城主持大局吧!”

惊魂未定、身心俱疲的慕容宝,此刻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他可能觉得,血浓于水,亲舅公总不会害自己吧?加上实在没地方可去,他选择相信了兰汗。398年五月,慕容宝带着残余的随从,怀着忐忑又有一丝希望的心情,回到了龙城。

然而,等待他的不是温暖的宫殿和忠诚的臣子,而是冰冷的枷锁和锋利的屠刀。他刚进城,就被兰汗的伏兵拿下,囚禁起来。没过几天,兰汗就毫不留情地派人将慕容宝弑杀!这位后燕的第二位皇帝,死在了亲舅公手里,终年44岁。他的小儿子、太子慕容策以及众多王公大臣也一同被杀。后来,他的长子慕容盛(那个参与构陷慕容会的狠角色)设法逃出,并最终设计诛杀了兰汗,为父报仇,并追谥慕容宝为“惠愍皇帝”,庙号“烈宗”。“惠愍”这谥号,“惠”有仁慈意(呵呵),“愍”指遭难,也算是对他悲剧结局的一点概括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慕容宝生命的最后两年,就是一部不断被追杀、不断被背叛、不断逃亡的血泪史。弟弟反、儿子反、将领反、舅公杀……他把“众叛亲离”这个词演绎到了极致。临死前,不知他是否会想起后妈段元妃那句精准如预言般的评价:“优柔寡断,非乱世雄主!”可惜,悔之晚矣。

五、盖棺定论——一个“失败者”的典型样本与历史回响

慕容宝同志短暂而“精彩”的皇帝生涯(396年登基,398年身死,满打满算不足三年),给后世留下了什么?一个活生生的、浓缩了十六国乱世君主困境的“失败者”典型样本。我们可以用几个关键词给他“颁奖”。

“优柔寡断”终身成就奖:该狠的时候不狠(比如对拓跋珪的轻视、战场上犹豫不决),不该狠的时候乱杀(逼死后妈段元妃,激化矛盾)。决策如同掷骰子,结果总是掷出最差的那个点。

“军事灾难片最佳导演”金酸莓奖:参合陂、柏肆,两场决定国运的关键战役,被他导演成己方全军覆没的“花式送人头”大戏。打仗?他是北魏的“最佳运输大队长”。

“众叛亲离”行为艺术大师:从宗室(弟弟慕容麟)、到儿子(慕容会)、到将领(段速骨)、再到至亲(舅公兰汗),所有能反的、能杀的,都轮番上演了一遍。凝聚力?不存在的,只有离心力MAX!

“严刑失众”政策创新(作死)奖:初衷可能是好的,但简单粗暴的严刑峻法,直接导致“十室九叛”,亲手拆掉了统治的根基——民心。把老百姓逼成了自己的敌人,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史书对他的评价,也相当“客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