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兰姐姐,你做花糕是真的有悟性,连王夫人都说,你一说就通,丝毫不比田菱差。”姜梨由衷赞道。
“我也觉得我别样不行,就是喜欢做花糕。只要一进厨房,看到那些花啊粉啊的,我心里的烦恼便统统不知去了哪里,眼里心里只有欢喜。”
“对了,我今日将你叫过来,便是要跟你说说田菱。”钱慧兰声音低沉几分,“田菱为人温婉大气,花糕也做得好。就是好像一直有心事。
“这几日有好几次,我都见到她偷偷抹泪。妹妹,你说我该不该问问她?”钱慧兰正色道。
“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姜梨沉吟道。
“大概周二郎被官差带走不久,这段时间更频繁了些。”钱慧兰有些忧心,“我倒不是担心她为了些杂事分神做不好花糕,我是担心她看周家这样,又一时心软。。。。。。”
姜梨知道她的意思。
女子重情,她怕田菱刚带着女儿好不容易走出周家村,又因为心软返回去。
姜梨沉默几息,“田菱看着温温和和,其实性子要强。为了星娘她也绝不会再回周家。等万花会过了,我抽个时间去看看她。”
钱慧兰叹了口气,“只有这样了。”
姜梨和钱慧兰说完话出来,薛明珠和钱娘子已经等在院子里。
四人一起去薛家的成衣铺子挑选衣裳。薛明珠也特意给田菱挑了一套,万一太后吃着花糕觉得好,要见一见厨娘,田菱肯定是要去的。
众人收拾妥当已经中午,一起去酒楼吃过饭,便各自去忙自己的事。
薛明珠要去铺子里看看,姜梨这几日有些疲累,想着明日应该也不轻松,便先回去养足精神。
刚进院门,一道声音乍然响起,“姑娘回来了,锦儿拿糖碌!”
锦儿啧的一声,笑着走上前,伸手推了推挂在廊庑下的鸟笼,“我看你是要成精了,若是你有手有脚,此刻都可以伺候姑娘了。”
巧哥扑腾几下稳住身子,迈着鸟爪在横梁上傲娇的踱了几步,甩了甩头,老神在在叫道:“锦儿,姑娘回来了,拿糖碌。”
姜梨笑了起来。
自从姜瑾辰去书院读书之后,巧哥便重新挂在姜梨屋外的廊下。
前几日或许念主,一天到晚蔫蔫的,逗它也不肯说话。这两日又精神起来,见人就聒噪。
锦儿伸手吓唬它,“这屋里哪里有糖碌,再胡说八道,看不拔了你的毛。”
巧哥歪头看姜梨,“姑娘,姑娘,糖碌,糖碌!”胡乱叫唤一气。
姜梨捏了一撮鸟食放在盒子里,巧哥这才住了嘴。
姜梨拍拍手,进了屋。
刚进门,一眼便看靠窗的桌上,甜白瓷大盘里整整齐齐放着七八颗糖碌。锦儿已经跑了过去,有些惊奇的打量起来。
糖碌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集市上也能买到。无非就是在山楂、金桔、樱桃等果子上面裹一层糖浆,再插上竹签儿,冷却后便成了糖碌。
但这几只糖碌却不是市面上卖的那种。光是那山楂便有婴儿拳头大小,上面裹的糖浆晶莹透亮,一点不损山楂的艳红。这样的糖碌,她只在宫中见过。
锦儿咽了咽口水,回过头来,“姑娘,这样好的糖碌我还从来没有见到过,也不知哪里来的。”
话音刚落,落英已经笑着走了进来,“姑娘,这些糖碌是皇后娘娘赏给晏将军的,晏将军让李护卫送了过来,说姑娘大概喜欢吃。”
“怪不得我没有见过。”锦儿眼里流淌着笑意,将盘子捧着往姜梨面前凑了凑,“姑娘,这样好的糖碌可不多见,你一定要尝尝。”
姜梨捏着竹签拿了一颗咬进口中。
果肉肥厚,酸甜可口,那糖却又如冰晶一般松脆,咬在口中咯吱脆响。
姜梨笑着道:“果然很好,你们一人拿一颗尝尝,剩下的几颗送去给阿娘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