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 第100章 时间紧迫(第3页)

第100章 时间紧迫(第3页)

虽然岗位未变,但名称有所更改:原先的捕盗改称舰长,掌号者称副舰长或大副,舵工改为水手长,其余水兵依岗位依次更名。

这一系列变化令大家皆感喜悦,因多数人的头衔中多出了个“长”字,让人自觉像是晋升了一级。

既然是舰队,必然要有指挥全队之人。

杜寒环视一圈,在人群里认出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梅大志。

杜寒当场宣布,由梅大志暂代海军司令之职。

众人听后皆有些茫然,不知海军司令为何物,直至杜寒解释完毕,大家才豁然开朗,而梅大志却因兴奋涨红了脸。

杜寒选择梅大志并非因其能力出众,而是因为在场诸人中,他仅对梅大志稍有了解。

用人唯亲、唯熟,虽听来刺耳,却是古今通用的基本准则。

没有人会贸然启用完全陌生之人,不了解便无法信任,如此风险远大于任人唯亲。

初步分配完毕后,杜寒迅速为新成员讲解章程,尽管时间紧迫,但他明确表示,不会给予海军过多适应期,自明日始即按章程行事。

经此一番调整,西山营寨军心渐稳,上下认同感迅速攀升,人们意识到杜寒是一位勇于担当的领导者。

追随他不仅生活无忧,危急时刻亦能获得庇护,与只顾自家护卫的其他将领不同,此处人人皆受重视,若非如此,还能有何人可敬?

不论古今,带领众人做事始终不易。

即便拥有十万兵力,也未必能确保全员平安归来,此话并非夸张。

训练士兵困难重重,将其锻造为精锐更是难上加难。

练兵不仅需耗费金钱,还需大量时间及适宜的环境。

和平时期培养精兵所需时日更长,许多平日吹嘘不已的队伍一旦投入战场便溃不成军。

物质与精神虽相互影响,但精神无法果腹,关键仍在物质层面——后勤保障、财政支持以及装备供应等。

在明末动荡局势下,只要后勤充足,士兵自然渴望温饱,将领亦渴望建功立业。

只要物资充裕,士兵得以温饱且怀抱建功立业的梦想,便愿为之效力。

反之,若衣食无着、饥寒交迫,则根本谈不上军心士气与战斗力。

此外,士兵需有归属感,若军队过于涣散,将领仅图私利而不思作战,即便后勤充裕,最终到基层士兵手中却所剩无几,这样的军队难以维系,遑论具备战斗力。

杜寒作为穿越者,对于眼前局势有着深刻理解,接下来的重点是加强军队的后勤供给。

这一优势再次得以体现,他早已预见这将是极寒之冬,首要任务便是确保部下的防寒措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无论多么精良的装备,终究需要人力来操控。

营地里的训练正火热展开,那些女兵在组织后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

为了抵御寒冬,杜寒大量购入狗皮、棉花等物资,尽管营中已储备不少棉花,但制作军需品仍需更多原材料,冬季的到来成为采购的绝佳理由。

只要有资金,便无需担心货源。

战争并未阻碍商业流通,杜寒放出信号后,商船迅速送来了所需物资。

此时他才真正意识到,这些商人渠道的高效令人赞叹,只要付得起钱,他们可提供一切所需。

满洲人对晋商的重视并非无缘无故,仅凭这些商人,满洲才能维持战争所需的资源。

缺乏物质支撑的勇气不过是空谈,若非晋商支持,满洲难以维系现状;反之,没有满洲的需求,晋商也无法致富,两者实属互利共生。

狗皮帽、棉衣棉鞋均为东北冬季必需品,杜寒无视旁人异样的目光,直接将设计图交付许娘子,要求五日内完成6500顶狗皮帽、6500套棉衣、6500双棉鞋、6500副绑腿及6500副棉手套的制作,这足以满足右百户所全员配备。

人们用奇怪的眼光注视杜寒,因其提供的样式无论是棉衣还是狗皮帽,皆非这个时代应有的设计,且不分性别……

杜寒没时间细究男女差异,如今天气已然寒冷,163年再过十余日便进入隆冬,避免伤亡才是头等大事。

喜欢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请大家收藏:()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