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将整个明朝形容为满目疮痍或许有些夸张,但称其为百废待兴则是客观的评价。
“我知道你们现在有些困惑,还不清楚具体步骤。
”
自春秋战国以来,“师出有名”的思想深深植根于读书人和君主心中。
正是基于这种理念,胡大老爷谈起对外策略时显得十分激昂。
这怎能不引起大家的兴趣?
看到一众**一脸迷茫,胡大老爷决定直入主题。
既然你们听不太明白,
那好吧!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
这下,本来就对胡大老爷课程感兴趣的**们更加兴奋了。
要是早有这样的教学方法,他们怎么会提不起兴趣?
胡大老爷卷起袖子,在背后挂的纸上写下“瓦剌”二字。
接着,画了个圈,旁边画了一个箭头,并写下“情报”两字。
胡大老爷用力点了一下“情报”二字,高声说道:
“我们以往的情报来源是什么?无非是靠跟那些商贾的贸易往来,或从去过那边的商人那里打听到一些零碎消息。
”
“但这方法其实很不可靠!”
“一是你无法选择需要的情报,二是你拿到的情报可能是真的,也可能只是对方用来迷惑我们的假情报。
”
“因此,若要对付瓦剌,我们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情报战。
”
胡大老爷挥动手臂,在“情报”两字的基础上画出三条线,分别标注为“卧底”“反间”“演戏”。
“什么是卧底?大家都懂。
可是为什么要派卧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卧底?”
“首先,卧底必须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人选,不能随便派个人过去。
”
“否则,万一卧底做得好却投降了,或者刚进入就暴露了,这都是失败的表现。
”
“只有那些有把柄在我们手上,同时品行端正、头脑灵活的人,才适合担任卧底。
”
“并且要明确告知他们,只要立下功劳,不仅会升官,甚至可能封爵。
”
“毕竟,要让人拼命立功,事后却没有回报,谁愿意为你效力?”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
“卧底成功之后,短期内不要急着传递重要情报。
”
“反而要努力向上攀爬!”
“一个队正收集到的信息远不如一个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