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安东能把教育和文艺战线一把抓,没仨瓜俩枣的本事如何能大权独揽。他品出了那味道,“宋人基地这位郭兰英老师南逃中受过罪吃过苦,崖山一战幸存下来,得以在海外基地安身。那是把她的身心感情融进了这歌子里哩。还有啊,这位郭老师是山西人。”--“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短短的几句分别从视觉上的波浪、白帆,听觉上的风吹、号子,味觉上的稻花香,勾勒出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唤起人们的思乡情,进而以心潮逐浪之势将全曲推向高潮---爱我中华。音乐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我家就在岸上住之“岸”、听惯了艄公的号子之“听”等倒字处理,以及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之“船”的甩腔,这些冲破了词语言对音乐旋律的束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专业语言把曹少唬得一愣愣,琢磨乔羽老爷子该不是眼前这位土司老爷后世投胎的吧!
“当然了,这旋律极美,词曲珠联璧合缺一不可,方才成就经典之作。”老房旋着茶盖子说道:“任务交给我可算找对人了。我认识一个叫高兰英的山西人,那嗓音与郭兰英无二。”
梁山军总政文工团录音室。
今天要正式灌录黑胶唱片,高兰英有些紧张,生怕昨晚新学来的发音技巧不能熟练运用,更因为大领导柴子进主席和曹少部长亲临现场。这是多大的荣誉!
音乐响起,她两手搭于胸前唱了起来。
三个主子爷直摇头,房安东气急败坏喊:“停停停!这完全变味了呀,小高你怎么回事么!”
高兰英哭得稀里哗啦,等她大哭一场后,才从她断断续续的叙述中得知了一夜串味的原因。潇洒亲切地说道:“郭兰英同志,你要本色出演本音演唱才对。忘记你昨晚学的丹田运气。还有啊,别把手捧在胸前,那是美声唱法的姿势,跟这儿不搭调!”
那小妮子调整得很快也很好,这回录音一遍过!“郭兰英同志,唱得好啊!唱真好!我代表公司代表司治代表人民感谢你!”
高兰英不明白柴领导为何也会哭得稀里哗啦,就为这肯定和感谢,她决定原谅领导从头到尾喊错自己的姓名,提都不提一嘴。
回去的路上,曹少骑马颠得屁股疼,便拉潇洒坐草地上休息。思绪还停留在录音室里的氛围中,“ZY军不容易,向你牺牲在上甘岭的老爷子表示感谢。立国之战啊,没有长津湖、松骨峰、上甘岭,哪来的苏援156个工业项目。慈父都被感动了!这可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全套工业体系转移援建。”--“潇洒,等灭了鞑子,我陪你去趟三所里还是龙源里,上松骨峰祭奠英雄好汉们!”
“你没在说笑吧?”
“哎呦呦,你千万别这么含情脉脉看我。”
这时,房安东骑着马追了上来,在马上远远喊:“可算追上你们了。”
。。。。。。
潇洒奇道:“她不肯改姓,郭兰英不肯改姓?老房你在说什么哦,我咋听不明白哩。”--“啊,高兰英,对对,她叫高兰英。”
这回老房这精细人马屁拍在了马脚上,把潇洒的顽固口误当成了领导的暗示,方才竟逼着高兰英改姓郭。那高兰英却是个倔强性子,是宁死不从,让她数典忘祖,即便被赶出梁山也在所不惜。
“好,老房你选对了人,功不可没。有骨气的高兰英的《我的祖国》必将经典永流传!”
倒叙结束,回到南京的美琪大剧院。
南直隶锦衣卫头子汪彪慌慌张张跑进来,哭丧着脸向梁妃禀报一件让人恶心的事:松江府梁山商业中心被砸,徐荣被绑架。请求皇妃娘娘懿旨:此事通报梁山司处理为好,还是南直隶自行办案为好?
梁山商业中心虽冠名‘梁山’二字,全部不动产属于徐家,被砸了那也是徐家自己的事。梁山也有经济损失,最多是几天的销售额罢了,皮外伤。不过徐家是第一个投靠过来的资本家,是带头人,是火种。徐家不保,以后统战工作还怎么做!
“汪大人,你说此事体大还是小事一桩?”
汪彪是从梁妃娘娘竖起的眉毛判断出‘兹事体大’来的,“大事,天大的事体!”
喜欢大明帝国一六一六请大家收藏:()大明帝国一六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