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的声音通过对讲机不断传来,冷静而专业。
林青青同步跟进,在摊开的《射频场强试验表》上飞速记录着杜工报出的每一个数据点,并用醒目的红笔圈出了信号最强的位置和关键切换点。汗水浸湿了她的鬓角,她却浑然不觉。
一位年轻的工程师看着杜工专注的身影和林青青笔下密密麻麻的数据,又抬头瞥见通道墙上那张早已褪色的、印着“全球通,信赖”的旧广告海报,半是感慨半是玩笑地念了出来:“全球通,信赖…”
刚放下测试手机的李向东闻言,目光扫过那张海报,嘴角勾起一抹淡然而自信的笑意:“他们信的是过去。下一步,就是让他们知道,国产机,一样能做到‘值得信赖’。”
当晚的技术复盘会上,气氛热烈而振奋。林青青和杜工联手,将白天测试的所有数据、图表、通话录音片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投影幕布上,最终结论清晰呈现:
“春雷S1型手机射频系统测试结论:
·成功实现GSm9001800双频段自动搜索与切换功能。
·在模拟严苛环境(≥40cm混凝土墙阻隔)下,成功实现跨网段(139号段)稳定通话,信号清晰,切换流畅。
·实测数据表明,其穿墙通信能力达到商用标准,在同类国产机型中处于领先地位。”
林青青指着结论,声音清晰有力:“这意味着,S1不仅具备了基本的通话能力,更在关键的射频性能上,尤其是穿墙能力和双频适应性上,实现了突破,拥有了真正可对外宣传的核心技术卖点。”
李向东坐在主位,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目光扫过报告上的结论,最终定格在“领先地位”几个字上。他沉声开口,一锤定音:“好!对外宣传语,就定:‘春雷通信,首款国产双频实用型手机’!突出‘双频’和‘实用’(指穿墙能力)。”
罗燕立刻补充:“我建议,将今天测试的关键数据,尤其是穿墙后的SNR稳定波形图、双频切换响应时间、以及通话质量评测结果,全部整理出来,加入我们即将为深圳国际通信展印制的产品规格说明书和技术白皮书里。这是最有说服力的硬实力!”
深夜,测试设备和人员都已撤场,RF实验区恢复了宁静。通道里,只有应急灯发出微弱的光芒。林青青却独自留了下来。她走到白天测试时信号最弱的那个墙角——那个杜工报出“-95dbm”的回落点。
她拿出自己的测试对讲机,调到内部频道,按下通话键。短暂的静默后,听筒里传来熟悉的、清晰的电子提示音:“通话已接通。”
这简单的几个字,在寂静的通道里格外清晰。林青青将对讲机紧紧贴在耳边,仿佛在确认一个奇迹。她闭上眼睛,白天墙上那张褪色海报的字样在脑海中浮现。
她轻声地,对着冰冷的混凝土墙壁,也像对着自己,重复了那句曾经遥不可及、如今却触手可及的广告语:
“全球通,信赖。”
脚步声自身后响起。李向东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站在她身旁。他听到了她低语的那句话,脸上露出了然和欣慰的笑容,目光灼灼,望向通道深处仿佛无尽的黑暗,语气坚定而充满希冀:
“很快,用我们S1手机的人,会说:”
“春雷通信,值得信赖。”
镜头缓缓移动,掠过两人并肩凝望的侧影,最终定格在通道的墙壁上。那里,一个用于标记测试点的临时穿孔清晰可见。旁边,悬挂着的“射频测试实时记录板”还未撤下,屏幕上最后的几组数据——关于信号强度、关于切换时间——仍在无声地跳动,记录着这个从穿透混凝土墙开始、即将穿透市场壁垒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