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哐哐一顿忙活,勉强在一点半之前把肉馅剁好,才用大骨汤下了两碗面。
饭后,姑侄俩又开始拌馅,等全部弄好,已经快三点了。
李香琴看了眼时间,今天都没有来得及午休,都怪老大那俩狗东西。
“大姑,你要不要歇一会?”从起来到现在,一直忙,她怕大姑坚持不住。
“放心,大姑还没有那么弱,直接出发摆摊,边包饺子边歇脚也不迟。”李香琴安抚一句,出去准备架子车。
两人叮叮咣咣的装车,路过的邻居看到,都停下来跟她打招呼,
“李婶子,摆摊累不累啊?”
李香琴抬头,这小媳妇她认识,是隔壁六栋的周超英。
“看这零零碎碎的东西,当然累了,你要是想体验一把,婶子还是很欢迎的,刚好多个帮手。”李香琴哈哈一笑,热情的邀请一声。
周超英一愣,随即摆手,
“我确实想体验一把,但上班没时间……李婶子,你这一个小摊一天能挣多少钱,有干头不?”
“这个你真是问错人了,婶子也才摆了两天,投进去的本钱还没回来呢。至于能赚多少,婶子真不能给你瞎胡说。”
李香琴拍了拍车上的东西,
“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能不能赚到钱真说不准。婶子只能说投入不大,除了锅碗瓢盆是新的。
其他的都是在旧货市场淘来的。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也就百八十块钱。你要是想试试,也可以照着来。”
政府极力推进个体经营,针对个体的政策只会越来越宽松,这一两年,个体户肯定跟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
她也必要掖着瞒着,省的让人多想,在背后蛐蛐她。
果然,李香琴此话一出,周超英呆了下,她确实有打探的意思,谁让上午她们母子闹的动静这么大。李婶子为了摆摊,都跟儿子媳妇闹翻了。
要是没赚头,她能这么豁得出去?
但她也知道,涉及到钱的事儿,人家肯定不乐意说。却没想到李香琴竟然很坦然的告诉了她?
就这小破摊,还要投入百八十,也不知啥时候能赚回来?
“李婶子光荣退休了,说干就干了。我可不行,除了上班还得照顾家里,腾不出时间。不过您老可得悠着点,毕竟一把年纪了,可不能因为这个跟儿子闹不愉快。”
李香琴看她一眼,叹口气,
“孩子们都大了,各有各的难处,我要是不给自己找点事做,才是给他们添麻烦。”
对于这话,周超英很认同,她也是当媳妇的人,婆婆要是啥都依赖儿子,她肯定不高兴。
“还是李婶子想的周全,你们忙,我上班快迟到了。”
看着周超英骑着车快速离开,玲子才一脸疑惑的看着李香琴,
“大姑,她明显就是打探消息的,你为啥要告诉她?”
“这种人小心思多,你越是掖着藏着,她越是盯着你,半真半假告诉她一些,也就消停了。”
这种人就是典型的事儿精,容易犯红眼病,自己没能力没胆魄,却看不得别人赚钱。
恨不得打破砂锅问到底才甘心。
玲子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还是大姑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