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安一样,王凝之的这一手令他们有些意外。
不是土地、百姓或者税赋这些他们担心的问题,而是对教育进行了改革,甚至都不能算改革,毕竟国子学在开国时便设立过了,王凝之只是重建。
御座上的司马曜面无表情,心里却稍稍安稳了一些,因为这道奏疏不是针对他的。
内侍宣读完,殿中一片安静。
王凝之出言奏道:“自中原沦陷以来,太学形同虚设,礼乐缺失,无以展现王道,教化戎虏,如今夷狄之国尚且知道尊崇儒教,兴建太学,朝廷怎可不加以重视,招揽天下之材。”
在场之人对此都没有异议,司马曜也没有反对,甚至提出自己将亲赴太学和国子学视察,勉励众学子。
于是王凝之的第一条上奏顺利通过,由范宁和车胤分掌太学和国子学。
这是王凝之深思熟虑过的,范宁出身名门,反而能做到有教无类,而车胤出身寒门,却一副名士风范,在世家之中的声望更高。
论学子数量,扬州远超洛阳和关东,所以这道政令一出,在江东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布下这步棋之后,接下来就是等待考核,然后王凝之从中推选合格的人才入仕,就可以慢慢动摇现有世家充斥官场的局面。
王凝之能做到的极限,就像他和谢安说的,对州郡的中正选拔出来的人才进行考核,如历史上隋朝设置进士科所做的那样。
将这件事布置下去后,王凝之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北方的战事。
郗恢抵达平州后,接替了沈劲,和朱序一起进攻高句丽。
沈劲则返回幽州,加强与燕国接壤地区的防御,上党的邓遐同样如此,亲临上党关,对各处关隘进行检查。
一旦王凝之对燕国开战,这些地方既是危险地带,又是可以配合进攻的要道。
弘农的谢玄和上洛的桓石虔已经增兵,大批的粮草辎重也正慢慢向弘农和陕城一带运送,战争的乌云重新笼罩在黄河两岸。
如此大的阵仗,慕容垂早早便探得消息,抵达河东郡视察。
他判断到王凝之要对他出手了,只是没想到这么快,王凝之居然一边返回建康夺权,一边部署对他的攻势。
慕容令一脸担忧,燕国的地盘太小了,虽然地理位置很好,但能征集的兵力实在有限。
“阿爷,要不要派人去长安?”
慕容垂站在蒲阪的城头,“不用了,秦主苻坚肯定会出兵的。”
“可我看阿爷的神情,好像不是很看好,”慕容令问道:“难道我们两国联手,也不是王凝之的对手吗?”
慕容垂转身看向洛阳的方向,那里有一座正在修筑的新城,王凝之的野心和抱负一览无余。
“王凝之一直在壮大自己,以比我们更快的速度,如今的他,确实可以同时和我们两国开战了。”
秦国拿下了西凉之地,燕国抢夺了漠南草原,可王凝之不仅吞并了平州,还顺利拿到了晋国朝廷的话语权。
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强大自身,可王凝之的优势还是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