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环境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啊!”
陈得才感慨道,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儿子竟然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赖文光和蓝成春听了陈得才的话,都有些无语。
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能默默地看着陈得才,心中暗自思忖着这其中的缘由。
过了一会儿,赖文光突然开口说道:“要不要你去查查,看看你的儿子陈扶昊和陈玉成是不是同胞弟兄?”
话语虽然有些调侃的意味,但也透露出对这一现象的好奇和疑惑。
陈得才和众王越来越疑惑,因为这个陈扶昊年龄有点太大了吧!此人绝对快将近三十岁,众所周知,幼扶王陈扶昊才二十岁。
陈得才眉头紧锁,目光在陈英脸上来回打量,仿佛要从中找出答案。
他记得儿子出征时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如今眼前之人虽面容与幼子有七分相似,但眉宇间的沧桑与杀伐之气却像是历经十年沙场的将军。
陈得才喉头颤动,声音沙哑,“你当真是扶昊?”
陈玉成一脸惊愕,满脸狐疑地指着自己,难以置信地问道。
“我和大帅长得有那么像吗?”
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难以置信和困惑。
接着,转头看向陈得才,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无语。
仿佛在说:“叔父啊,居然连你儿子陈扶昊的特征都不熟悉!”
这种情况让陈玉成感到十分荒谬和无奈,他不禁摇了摇头,心中暗自感叹。
其实仔细想来,这其中的缘由也并非难以理解。
自从金田起义爆发之后,当时年仅八岁的陈扶昊便被安置在女营之中。
这一切都要归因于太平天国独特的制度规定。
按照太平天国的规定,若无特殊情况发生,男子是不被允许与自己的妻儿相见的。
因此,尽管陈扶昊年纪尚小,但他也无法见到自己的亲人。
时光荏苒,转眼间陈扶昊已经十岁了。
在这个年纪,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跟随陈玉成加入太平天国的童子军。
自此以后,陈扶昊便开始了他在童子军中的生活。
由于童子军的特殊性质以及太平天国的相关制度,陈扶昊与他的父亲陈得才始终未能谋面。
在天京发生内乱之后,太平天国的局势变得愈发严峻,众多大将纷纷凋零。
在这种情况下,陈玉成作为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不得不肩负起一方统帅的重任。
与此同时,当年的童子营也经历了改编,被改编为陈玉成主力步兵队右小队。
然而,在这期间,陈得才和陈扶昊两人的见面次数却屈指可数。
安庆之战成为了一个转折点,这场惨烈的战役使得右小队遭受重创,全军覆没。
实际上,右小队的主要将领们并非全部战死,而是选择了投降。
然而,他们最终的结局却异常悲惨,被处以凌迟处死的极刑。
由于安庆之战的惨败,陈扶昊这位右小队的总指挥也受到牵连,被降职为旅帅。
此后,傅昊率领着法镜泉、刚八、孙义宝以及五百名士卒,提前进入陕西。
正因如此,陈得才和陈扶昊这对父子之间的见面机会变得愈发稀少。
或许是因为长时间的分离和信息不畅,陈得才竟然将陈玉成误认成了陈扶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