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和十七系列音乐会其一,江城场。
第一首曲目,来自德意志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
弦乐陡然间响起,洛清瑶随之舞动手臂。
坚定有力的琴声,如阶梯般倾泻而下,奏出富有坠落感的下行音阶。
随即,带着淡淡忧伤的管乐旋律响了起来。
琴声与铜管声交织反复,像是不断地对答,又像是携手并进,突破命运的枷锁。
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轻柔婉转,凝聚着难以言述的温情。
观众们听得入迷。
他们或许无法评判洛清瑶的技术,但她带来的音乐,有种直击灵魂的感觉。
就像那双手不是在按动琴键,而是在拨动他们的心弦。
沈悠然注视着洛清瑶。
看着那位在聚光灯下,仿佛发着光的少女,她从洛清瑶的琴声中品味到了更多东西。
是爱情。
始于淡淡的悸动与朦胧,维系着微妙的默契。
经过含情脉脉的告白,直抵乐曲的终章。
这是一个盛大热烈的收场,昭示着最终胜利的昂扬。
洛清瑶把许多想说,却不知道如何对她说的话,用琴声表达了出来。
沈悠然不懂调式,不懂旋律,但她的心却能听懂。
或许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吧。
一曲终了。
掌声如雷。
许多观众被乐曲中饱含的感情感染,眼含热泪。
他们的心里同样浮现出了对应的人。
这是一曲爱情的赞歌。
热烈的掌声一直持续了接近十分钟,才在扬拉卡轻轻下压的动作中平息。
扬拉卡神色专注,目光带着冷峻,指挥帝王的高贵气质展露无遗。
他朝着洛清瑶点点头。
洛清瑶自信一笑,手腕舒展,奏起第二首曲子。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以洛清瑶的钢琴独奏开场,渲染出忧郁诡谲的氛围,瞬间将观众带入一片崭新的音乐世界。
钢琴声与管弦乐团交织步进,黑暗中仿佛有无形而巨大的生物在悄然逼近,带来难以形容的压迫感。
跳跃的琴声片段,骤然响起的笛声,像一个为命运所压迫,只能不断旋转的提线人偶,在绝望与癫狂的边缘舞动。
第二乐章与第三乐章将压迫感和逼近感烘托到极致。
精巧得仿佛构成命运的无限齿轮,吞噬一切有形与无形之物,以庞然而无可战胜的秩序运行到时间的终结。
最后一个乐章却忽然画风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