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大明,不一定能讨到媳妇。
那就不一定要大明的媳妇,海外那么多妇女,搞一个回来生娃不就得了。
海外有些地方,那些人看上去,和大明的人容貌是差不多,都是东亚人,只要可以生娃即可。
古人为的,不外乎传宗接代。
“臣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
吴忠连忙说道。
朱允熥道:“如果被文官逮住了,你就说是你们自己想的,和我没关系,我不想再被那些文官骂。”
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事情。
曾经的三角贸易,玩得比朱允熥的还要花。
只是那些文官,对这方面或许比较敏感,动不动就是仁义礼智信。
朱允熥知道那些文官,可以烦死人,再次强调道:“必须注意军纪,别让他们乱来,谁敢不听管教,直接杀了,以正军纪。”
吴忠郑重道:“臣明白了。”
朱允熥道:“好了,你们出发吧,记得马六甲。”
这一次出海的,依旧是上次那两千人。
新扩招回来的三千海军士兵,由于战船不足,还没经过训练,暂时留在军营,听从朱寿的命令,训练过后,等到何荣的三十艘船回来了,再进行新的安排。
一切走在正轨上。
耿璇在离开之前,专门过来,给朱允熥行了一礼。
他也知道,很快和朱允熥成为一家人。
作为大姐夫,耿璇要懂规矩一些,和朱允熥的关系要维持好。
朱允熥给他们挥一挥手,船只离岸,再一次出发远航。
他算了算时间,差不多可以南下,去江南地区走走,不过去之前,还是要等福建的布政到来。
那些倭人,还没有那么快可以打过来。
毕竟大明和倭国,隔着一个大海。
大明的海军,新招的三千人虽然不多,还是刚刚组建,但也能够随时待命,对倭人进行反击,就怕倭人不敢来。
送走了海军,朱允熥转身回城。
那些老公侯的商队,他懒得管,让李景隆负责好即可。
到时候他在其中,还可以分一份收益。
李景隆也很积极,经常进宫,找朱允熥汇报商队的情况,既然选择抱稳大腿,他一旦抱上,就没想过要放松。
一直抱下去。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