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请教一下,来自新加坡的陈先生。”
提问者,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白人男子,金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欧洲老牌贵族特有的,那种礼貌的傲慢。
胸牌上,印着他的名字。
皮埃尔·杜邦。
法德意志银行,首席投资顾问。
王腾的眼角,余光扫过他。
皮埃尔的领带夹,是一个精致的,由字母A和一把钥匙,交织而成的铂金图腾。
“陈先生,”皮埃尔站起身,声音洪亮,带着一丝戏剧化的腔调,“您刚才描绘的蓝图,非常动人,充满了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
“但,作为一名务实的投资者,我更关心商业模式的本质。”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像一把尖刀,刺向王腾。
“小米的模式,恕我直言,真的是一种‘创新’吗?”
“或者,只是一种,将现有技术进行‘聪明’整合的拿来主义?”
“一种,用廉价的外壳,包裹起来的,技术上的‘拾人牙慧’?”
会议厅里,瞬间安静下来。
空气中,充满了火药味。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王腾身上。
皮埃尔似乎很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他继续追问,声音愈发咄咄逼人。
“你们引以为傲的生态链,本质上,不就是通过压榨供应商的利润空间,来换取自己产品的低价优势吗?”
“这种模式,可持续吗?”
“当你们的体量越来越大,当那些被你们‘赋能’的合作伙伴,发现自己只是在为你们做嫁衣时,这条脆弱的供应链,会不会在一夜之间,轰然崩塌?”
他向前一步,几乎是俯视着王腾,抛出了最致命的一击。
“更何况,据我所知,贵公司的很多核心技术,其研发周期之短,迭代速度之快,都令人匪夷所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些技术,究竟是源于自身的积累,还是……”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脸上,是玩味的笑容。
“还是对某些,正在其他地方‘孵化’的先进理念,进行了一种……有效率的‘借鉴’?”
“借鉴”这个词,他说得又慢又重。
赤裸裸的挑衅。
毫不掩饰的污蔑。
张小萌的脸,雷军的脸,那场发布会上陈明哲失魂落魄的脸……一幕幕,在王腾眼前闪过。
他没有立刻反驳。
他甚至笑了。
他拿起面前的麦克风,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皮椅上,姿态放松,仿佛在听一个无伤大雅的笑话。
“谢谢你,皮埃尔先生。”
他的声音,平静,沉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大厅。
“感谢你这些,充满激情,也充满……想象力的问题。”
他没有称呼对方“杜邦先生”,而是直呼其名。
这是一种subtle的冒犯,也是一种平起平坐的宣告。
皮埃尔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首先,关于‘创新’的定义。”王腾开口,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皮埃尔先生,您似乎认为,只有发明一种全新的材料,或者写出一段前所未有的算法,才叫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