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奏折里这般写道:
“陛下,至于此政策最终成效究竟怎样,
臣以为,无论结果如何,必定会比当下的艰难处境要好上许多。
如今黄州之地的灾民,每日坐吃山空,
长此以往,局面恐将不堪设想。
与其这般消极等待,
倒不如毅然按照小侯爷和王县伯精心谋划的以工代赈方案推行下去。”
宏武皇帝逐字逐句读完奏折,心中已然有了几分思量。
紧接着,他怀着一丝急切,
迫不及待地打开黄侍郎寄来的密信。
信中,黄侍郎言辞恳切,几乎是在乞求皇帝准许他推行这一举措,
甚至不惜以个人名义为小侯爷和王县伯作保。
他写道:
“陛下,臣深知此事干系重大,与历朝历代的成规有所冲突。
然而,如今灾情如猛虎,肆虐无情,
百姓生死悬于一线,容不得片刻耽搁。
特殊时期,理当采取特殊之法。
与其坐视百姓受苦,不如全力支持此策,
或许能为黄州之地带来一线生机。”
同时,黄侍郎还在信中详细罗列了一些官员贪污腐败的行径,笔触犀利。
之前那三位涉及贪腐的县令、县丞、县尉,
此刻还关押在大牢之中,等候皇帝的发落,
这些情况也都巨细无遗地呈现在密报里。
宏武皇帝读完密信,心中已然明晰。
他轻轻合上密信,将其放在一旁,
随后缓缓拿起奏折,神色凝重,目光如炬般扫过殿下群臣。
朝堂之上,瞬间安静下来,
大臣们纷纷正襟危立,等待着皇帝的决断。
宏武皇帝清了清嗓子,语气沉稳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好了,诸位卿家,都莫要再争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河山县工部黄侍郎寄来的奏折,已将此事阐述得极为详尽。
这一政策意在拯救万民,即便最终未能达成预期的救民效果,
想来也不至于让局面变得更糟。
当下,咱们既不能眼睁睁看着灾民坐吃山空,一步步走向绝境,
也不能寄望于难民仅凭自身之力便能摆脱这水深火热的困境,这显然不切实际。
所以,朕意已决,
就按照小侯爷和王县伯所定的以工代赈方案执行。
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咱们不妨稍作等待,且看成效。”
说到此处,宏武皇帝微微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