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唐兄弟所言甚是,"宋江附和道,"咱们与这伙绿林素昧平生,不知是否志同道合。
况且,上回青州围剿清风山已令寨中粮草捉襟见肘,至今未补足。
若我们贸然下山救援,至少需集结千余兵力,但带这么多人去登州边境,粮草供应。。。"
一提到粮草,晁盖立刻头疼不已。
清风山本是梁山赠予他们安身立命之所,加上梁山昔日相救之恩,晁盖心存感激,便模仿梁山的行事风格。
然而,此举却引发诸多麻烦。
梁山虽劫富济贫,但如今主要依靠上山百姓耕种维持粮草。
而清风山地狭人少,即便勉强开垦了些田地,仍远不足以自给自足。
晁盖也想效仿梁山的做法,无奈清风山面积有限,人力不足。
即使勉强开辟农田,也难以满足全寨需求。
另外,清风山同样学梁山行事,却困难重重。
昔日梁山凭借精盐、白糖等稀缺物资,在水泊四周建立起繁华商镇,令人艳羡。
然而清风山却无特色土产,纵使宣称不劫掠过往商旅,也无人问津。
山寨粮草告急,晁盖苦思良策,欲效仿梁山开辟商镇,却又碍于实力不足,迟迟未决。
正当众人忧心忡忡之际,一名来自登州的汉子突然来访。
此人身携百余绿林好汉,意图投奔清风山。
消息传来,众头领皆感意外,议论纷纷。
宋江主张谨慎行事,先探明虚实,晁盖亦点头应允。
于是,一行人被引入聚义厅,静待其露面。
抬手让手下将人带入。
那站在清风山寨外的男子,正是铁叫子乐和。
随着喽啰引领,他踏入清风山的寨子。
一路上观察,此地与登云山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无论喽啰数量,还是寨中的建筑布局,清风山都远超邹言、邹润的登云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果然气势恢宏,只不知梁山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乐和心中暗想,同时随喽啰步入聚义厅。
大厅内坐满了头领,约有十余人。
他刚进去,便见一个面带朱砂印记的汉子起身询问:“你这人可是从登州来的?”
“报上名来!”
“看你这样子,也不像是能打的。”
乐和连忙拜见坐在首位的托塔天王晁盖,又向四周的头领行礼,随后自报家门:“在下乐和,因擅长唱曲,江湖上称我为铁叫子乐和。”
“唱曲的?”
刘唐不满地低声嘀咕,“如今连唱曲的也算英雄了?”
“住口!”
公孙胜瞪了刘唐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