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吴用点点头,神色平静。
“只是……”
宋江在屋内踱步,焦虑不已,许久才停下脚步,沉声道,“是不是太仓促了些?山上还留有不少人手……”
“此次天王下山,”
吴用语气冰冷,“多数人势必要随行,若计划得当,押司认为这些人中有多少能全身而退?”
“先生之意,是要联合董平?”
宋江一怔,随后皱眉道:“不妥,绝不可行。
即便此事成功,清风山也会元气大伤。
慕容彦达虽承诺助我们招安,但若清风山实力衰弱至极,他未必会真心相助。”
宋江曾是衙门里的资深吏员,深知朝廷官员的习性。
整个朝廷之中,真正品行端正的好官屈指可数,多数官员心中只想着自己的仕途升迁,而非百姓疾苦。
这段经历让宋江清楚了解慕容彦达的心思。
他明白,在慕容彦达眼中,自己不过是颗随意摆布的棋子。
当初梁山令慕容彦达颜面尽失,但他身为国舅,不敢亲自报复,于是想借宋江之力削弱梁山势力。
如果宋江成功,慕容彦达不仅能报一箭之仇,还能以剿灭梁山的功劳博取上位。
然而,若宋江失败或失去利用价值,慕容彦达可能立即反目,甚至派董平去攻打清风山。
宋江将自己的担忧告诉吴用后,吴用笑着问:“押司是否认为,你不向晁天王下手,慕容彦达就会继续与你合作?”
宋江不解地问:“先生的意思是?”
吴用分析道:“登云山兵马刚入青州,慕容彦达就派董平出击,可见他对盗匪已无耐心,甚至有些畏惧。
这或许是因为押司和梁山对他造成的压力。”
先前,尽管慕容彦达已按约定行事,但人心易变,日子一久,谁又能保证他的想法不变呢?更何况,慕容彦达本就是皇室宗亲,即便没有梁山的这份功劳,回到东京后,依然会有丰厚的俸禄等待着他。
因此,吴用低声建议道:“大人若想让慕容知州铭记约定、不违约,就必须时常让他看到您的价值所在。
只有当他越依赖您,将来才不会轻易放弃与您的约定。”
于是,吴用继续说道:“趁此机会,我们不妨采取行动……”
宋江随即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是为了让慕容彦达看清我的实力吗?”
宋江问道。
“正是如此,”
吴用点头回应,“除了展示您的能力外,晁天王离开之后,清风山也需要稳定人心。”
吴用叹了口气,说道:“梁山发布的招安文书,如今吸引了不少绿林人士前来投奔,他们都期待朝廷的招安政策。
然而,这些人可能会与晁天王一派产生矛盾,目前虽然还能控制局势,但时间久了,难免会让这些人怀疑招安的真实性。”
吴用接着说道:“毕竟,这山寨的主人是晁天王,只要他不同意,招安之事就无从谈起。”
所以,吴用提醒道:“大人若想巩固这些人的心,首先要让他们看到招安的希望。
否则,一旦人心涣散,再想挽回就难了。”
宋江沉思良久,苦笑着说道:“我与天王相交多年,这样做,我心里确实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