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雄英别怕,二叔来了! > 第360章 洪懿盛世降临(第1页)

第360章 洪懿盛世降临(第1页)

冬夜的御书房静得能听见松枝爆裂的声响。朱标揉了揉酸涩的眼眶,案头堆积的奏折几乎要遮住宫灯暖黄的光晕。

龙袍袖口不经意扫过砚台,墨迹在《漕运疏》的空白处洇开,宛如夜空中晕染的云翳。

自登基以来,他习惯了这样的深夜,将天下事一一过目,批红时的每一笔,都似有千钧之重。

雕花木门突然出吱呀轻响,冷风裹着雪粒灌进屋内。朱标抬头,只见李善长扶着鎏金蟠龙柱,枯瘦的手指节泛着青白。

老相国的玄色官服已洗得白,腰间玉带缺了半块——那是洪武年间随太祖征战时,为护圣驾被流矢击碎的。

&0t;陛下,大喜啊陛下!&0t;李善长的声音因激动而颤,雪白胡须随着喘息微微抖动。

他从袖中抽出一卷明黄文书,纸张边缘被反复摩挲得起了毛边。

&0t;请您过目!&0t;

朱标放下朱砂笔,展开文书的瞬间,烛火突然爆起一朵灯花。字迹工整的奏报上,各州府印鉴鲜红如血:应天府新开三处粥厂,存粮可支三年;

陕西布政使司报,红薯引种后亩产激增三倍;更触目惊心的是刑部统计——自新粮推广,各地命案、盗案锐减七成,狱中空荡如洗。

&0t;陛下,&0t;李善长苍老的声音哽咽了,&0t;现大明境内已经没有百姓饿死了!&0t;

他踉跄着向前半步,官靴踏碎了地上积雪,&0t;金陵城的百姓编了歌谣,说&039;红薯芋头堆满仓,夜不闭户见天光&039;。

朱标猛地起身,龙袍下摆扫落案上的镇纸。

十多年前的记忆突然翻涌——那时他随父亲朱元璋巡视灾荒之地,饿殍遍野,树皮被啃得白,垂死的老妪攥着他的衣角,枯槁的手指连抓握的力气都没有。

此刻文书上&0t;路有冻死骨&0t;的记载,终于变成了&0t;家家仓廪实&0t;的盛世图景。

&0t;好!好!好!&0t;朱标连道三个&0t;好&0t;字,眼眶滚烫。

他转身望向墙上悬挂的《山河社稷图》,指尖抚过画中蜿蜒的黄河,&0t;朕终究没有辜负这个位置,没有辜负父皇还有那些饿死在灾年的百姓!&0t;

李善长突然老泪纵横,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个油纸包。

展开时,竟是两颗干瘪的红薯——表皮布满黑斑,却被精心保存着。&0t;这是臣老家佃户送来的,&0t;老人声音颤,&0t;他们说,这是救命粮。&0t;

御书房外,更夫敲响三更鼓。远处宫墙下,巡夜的锦衣卫甲胄上落满雪花,却不妨碍他们听见百姓家中飘出的欢笑声。

不知谁家孩童在唱新学的童谣,稚嫩的嗓音穿过风雪:&0t;朱皇帝,心眼好,红薯救了千家老&0t;

朱标龙袍翻飞,转身立于御书房的鎏金屏风前。烛火在&0t;日月山河&0t;的刺绣间明灭,将他的身影投映得高大巍峨。

案头的奏报仍在散热气,那些关于百姓温饱、牢狱空荡的字句,此刻化作胸中翻涌的热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