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陈总的奔驰车碾过报社门口的水洼,溅起的水花打湿了门童的制服。
他攥着皱巴巴的报纸冲进总编室,檀木手串在门框上撞出闷响:"张主任,你知道这篇报道会影响多少企业?"
张主任正往保温杯里续枸杞,闻言抬头笑了笑:"陈总,《云州时报》的头版不是谁家的广告牌。"他推了推金丝眼镜,指节叩了叩桌上的《新闻法》,"您说报道失实?
欢迎带证据来起诉。
要是没。。。。。。"他瞥了眼墙上的时钟,"您的紧急会议该开始了吧?"
陈总的喉结动了动。
他看见张主任桌角压着份文件,标题是《开发区烂尾案资金流向复核申请》——正是三年前被他压下的那份。
身后传来实习生的声音:"陈总,李秘书催了三次,说各厂负责人都到齐了。"他扯松领带转身,皮鞋跟在大理石地面敲出重音,像头被拔了牙的狮子。
林昭在政府官网发布声明时,系统"跨部门协作"权限正闪烁着绿光。
他盯着屏幕上的经济模型图,蓝色曲线从"试点前"的低迷陡然攀升,下方注释是"若政策落地,年新增就业1。2万人"。
键盘敲击声在空荡的办公室里回响,最后点击"发布"时,窗外的梧桐叶正好掠过摄像头,在声明末尾投下一片晃动的阴影。
傍晚六点,市民热线的电话量比平时多了三倍。
林昭站在监控屏前,看着各街道接线员的耳机此起彼伏,系统"舆情监控"模块弹出新提示:"怀疑情绪降至18%,期待公正升至35%,有57条评论@林昭要求回应。"他摸出手机给顾轻语发消息:"明天加篇普通市民的试点期待,找三个不同年龄层的采访对象。"
手机刚放回桌面,匿名短信的提示音响起。
林昭点开,屏幕亮起一行字:"别忘了,真相背后还有真相。"他没有皱眉,反而勾了勾嘴角——这和系统"危机预警"的二级风险提示吻合。
指尖划过"资源兑换"界面,专家库的"刑侦数据分析"图标在蓝光里闪烁,他点下兑换键时,窗外的天已经完全黑了。
深夜十一点,林昭揉了揉发酸的眼眶,正准备关电脑,微信提示音突然炸响。
顾轻语的对话框里躺着张模糊的照片:逆光中,一个穿黑风衣的男人把信封塞进报刊箱,侧脸被帽檐遮住。
消息框弹出新的一行:"有人想见你,说能提供李明杰和境外势力往来的直接证据。"
他盯着照片里报刊箱的编号——城南咖啡馆门口那个。
手指悬在键盘上停顿两秒,回复:"让他明天下午三点,来城南咖啡馆。"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系统突然发出轻响,"城市发展"模块的地图上,城南咖啡馆的位置亮起红点,像颗蓄势待发的子弹。
窗外又开始下雨,雨滴打在玻璃上,把屏幕里的红点晕成一片模糊的红雾。
林昭摸出银杏叶,指腹轻轻抚过褪色的"稳"字,忽然笑了。
这一次,他等的不只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