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哎哟喂,咱们也能用上机械种地了!”
“这可是大事啊,咱们村祖祖辈辈都没见过这阵仗!”
村支书、大队长和会计闻讯也纷纷赶来,一个个都兴奋的看着崭新的铁疙瘩。
村支书围着拖拉机转了一圈,嘴里啧啧称奇:“哎哟,这漆面多亮堂!连螺丝钉都闪闪发光,一看就是新出厂的!”
大队长则蹲下来看履带,一边摸一边点头:“这玩意儿犁地比牛快多了,往后咱村能提前半个月完成秋收任务!”
村长趁机大声宣布道
:“经过村委的一致决定,以后萧野就是我们村的拖拉机手,专门负责操作‘东方红-50’,为全村服务!
另外,公社也有指示,说这台拖拉机是国家财产,必须专人管理、专人使用,不能浪费也不能损坏。
所以,我们还要选出两个助手来协助他工作!
还有一点,柴油金贵得很,只能从县里统一调拨,每个月都是有定量的,所以除了农忙外,村子里有人必须要用到拖拉机可以去大队部开条子,由我签字盖章才能安排。”
人群中顿时安静了几秒,紧接着人群中开始有人提问:
“那这两个助手怎么选?是不是要考试?”
“有没有工分补贴?”
“是不是得识字、懂点机械才行?”
村长一听,笑着摆摆手让大家安静:
“大家别急,听我说--
首先,这两个助手不是随便挑的,得满足三个条件:
年龄在十六岁到三十岁之间,身体结实、手脚勤快;
至少小学毕业,识字、会算账,看得懂说明书,听得懂农机站的技术讲解;
人品端正、肯吃苦、服从安排,不能调皮捣蛋、惹是生非。
最重要的一点:这两个助手将来是要重点培养的对象。如果学得好,表现突出,还有机会被推荐去县农机站进修,甚至进厂当技术工人。
至于怎么选,咱们也不搞暗箱操作,下周三晚上召开村民大会,由大家伙儿公开推荐,再由村委投票决定人选。你们也可以自己报名,或者让家里长辈帮忙推荐。”
“村长,知青可以报名参加吗?”宋程之举手问道。
村长看了他一眼,点点头:“可以,不过本村村民优先考虑。”
宋程之没再说什么,只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虽说心里不舒服,但也在情理之中。
像村小学老师、工农兵大学、拖拉机手、记分员这类工作基本上都是优先本地村民,毕竟知青的不稳定性太多,说不定哪天就回城了,除非是和当地村民结婚成家,不然永远都不可能真正融入进去。
村长继续说道:“拖拉机手和拖拉机助手都是技术岗,平时还需要抽出时间来保养机器、学习维修、接受培训,属于‘半脱产’人员。农忙时节,拖拉机手每天记12个工分,助手记10个工分;农闲时,拖拉机手每天记9个工分,助手记7个工分。”
村长的话音刚落,底下就炸开了锅。这待遇可比普通社员强多了!要知道,一个壮劳力在地里干一天活,最多也就挣10个工分。
大家伙纷纷羡慕的看向萧野这个铁板钉钉的拖拉机手。
会计赶紧补充道:“这工分补贴是公社特批的,主要是考虑到拖拉机手要起早贪黑,还得负责维修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