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名义:祁同伟组织送媳妇啦 > 第152章 舆论暗箭(第2页)

第152章 舆论暗箭(第2页)

"第二,"祁同伟补充,"通知汉东证券加强系统防护,同时让证监会公布异常交易监控情况,向市场释放稳定信号。"

"第三,"李达康拿起笔在纸上勾画,"我去走访重点企业,当面解释政策,稳住实体经济的信心。不能让刘生的谣言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

沙瑞金点头:"还要注意网络舆情引导,防止负面情绪蔓延。老陈,你让技术科盯着《镜鉴周刊》的后续动作,刘生不可能只发这一篇文章。"

果然,两天后《镜鉴周刊》再次发文,标题更为尖锐——《汉东反腐:一场失去民心的运动?》。

文章列举了所谓"被冤枉干部"的案例,其中赫然提到孙连城,称其"因不愿同流合污而被打压",甚至配上了孙连城在光明区政府阳台上看星星的照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什么玩意儿!"

李达康将报纸摔在桌上,"孙连城懒政怠政,怎么成了不愿同流合污?刘生这是在美化庸官!"

祁同伟看着照片下的文字说明:"他说孙连城因拒绝丁义珍的利益输送而被沙瑞金书记定性为懒政,完全颠倒了事实。"

沙瑞金揉了揉眉心:"刘生这是在塑造反腐扩大化的形象,试图挑拨干部群众关系。他选孙连城做例子也有讲究,孙连城平时没什么贪腐把柄,容易引起同情。"

周远征指着评论区:"已经有自媒体开始跟进,说汉东反腐是权力斗争,还有人编段子讽刺我们抓贪官抓上瘾,连干活的都不放过。"

"必须正面回应。"沙瑞金站起身,"通知电视台,我要做一期专访,亲自解读汉东的反腐政策和经济形势。"

李达康立刻说:"我陪您一起去,顺便讲讲光明区的整改方案,让老百姓知道我们不是光抓人,也在解决问题。"

祁同伟补充:"我建议在专访里公布部分望北楼的犯罪证据,比如丁义珍的洗钱记录、王崇福的受贿账本,用事实打脸刘生。"

"可以,但要注意尺度。"

沙瑞金提醒,"核心证据还在解密中,不能暴露我们的全部底牌。"

专访录制当天,汉东卫视的演播室里灯光璀璨。

沙瑞金特意穿着中山装,神情严肃却不失亲和,面对镜头条理清晰地阐述:"有人说反腐影响了汉东经济,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清除了丁义珍、王崇福这样的害群之马,汉东的发展环境才得到净化。。。"

他拿出一组数据图表:"大家看,今年前三季度,虽然我们在清理违规项目,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了23%,外资企业注册数同比增加15%,这说明什么?说明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才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祁同伟听着都想笑,哪个书记上任后没有几个自己人来任地投资?

李达康接着说:"光明区的项目停滞,不是因为反腐,而是因为我们在彻查工程质量隐患。那些被丁义珍转包给没有资质的施工队的项目,必须推倒重来!这不是破坏,是负责!"

访谈播出后,网络舆情出现明显转折。

许多企业家在社交媒体发声,支持反腐行动。

一位民营科技公司的CEO发长文说:"以前投标要给各种好处费,现在不用了,我们靠技术就能拿到订单,这才是正常的市场!"

但《镜鉴周刊》并未收手,反而抛出第三篇文章——《沙瑞金的反腐成绩单:代价是什么?》。

文章首次披露了赵东来的部分供词,虽然隐去了姓名,但细节描写直指这位前公安局长,暗示"沙瑞金为了反腐连多年工作在第一线的都不放过,导致警界人心惶惶"。

"刘生怎么会知道赵东来的供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