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刚过,药膳馆的紫藤架上垂下一串串淡紫色的花穗。我正在修剪过密的藤蔓,小林举着平板电脑快步走来:"程教授!卫健委刚发布的健康报告!"
屏幕上显示着最新统计数据:我国成年人群气血两虚比例高达68%,主要表现为乏力、心悸、失眠,医生警告"慢性疲劳综合征"正在成为新的流行病。
"劳倦伤脾,思虑伤血。"我放下剪刀,望向门外排队的人群,"现代人的气血,是被自己熬干的。"
后院传来程明的惊叹声。推门一看,他正对着竹匾里的"红宝石"发呆——这是福建莆田的带壳桂圆,外壳金黄如龙鳞,剥开后内里晶莹似琥珀,在阳光下泛着蜜糖般的光泽。
"爸,这桂圆。。。怎么像裹了糖浆?"
"这是三黄桂圆。"我拈起一颗对着光,"《本草纲目》说壳黄、肉黄、核黄者最补心血,现代检测其腺苷含量是普通桂圆的3倍。"
郑淮安从地窖捧出个紫砂瓮,掀开蜡封,一股枣香混合着酒香扑面而来。瓮中是新疆若羌的"树上干枣",自然风干在枝头,皮薄肉厚,纹路细密如古瓷开片。
"老郑,这批枣。。。"我捏起一颗轻压,"居然能回弹?"
"十年老枣树产的。"老人得意地捋须,"老乡说,要等它在树上笑开口才摘,甜味都锁在里面。"
制作从处理桂圆开始。带壳桂圆需先蒸软,再用竹刀剥壳取肉,保留内膜。程明架好摄像机,记录着这个精细的过程。
"爸,为什么不用现成桂圆肉?"他学着我的手法,却把果肉剥得稀烂。
"内膜含龙眼皂苷。"我小心分离着晶莹的果肉,"《本草备要》说桂圆连衣,补血最速,现代研究证实其造血因子含量更高。"
红枣需要特殊处理。先用竹针扎孔,再以黄酒浸润。小林抢着试,结果把枣子戳成了筛子。
"孔要细密均匀。"郑淮安示范着,"像绣花,三分力透皮,七分意留肉。"
煎煮环节最显功夫。紫砂壶先温,放入桂圆肉和红枣,注水至七分满。火候要"三沸三沉"——武火催香,文火养味,反复三次。
"为什么不用玻璃壶?"小林看着我们调节炭火。
"紫砂含铁。"我轻抚壶身,"《茶经》说铁能引血,现代检测发现其微量元素能促进铁吸收。"
前厅突然传来虚弱的询问声。我出去一看,是位面色苍白的年轻女性,扶着门框喘气:"医生说我。。。贫血。。。"
我注意到她泛青的眼圈和干裂的嘴唇:"是不是长期节食?"
她苦笑:"半年只吃沙拉。。。最近晕倒两次。。。"
典型的血虚气弱。我扶她到后院,斟了杯刚煮好的桂圆红枣茶:"慢慢喝,加了一味引子。"
茶汤琥珀透亮,桂圆的醇厚与红枣的甘甜交织。女士啜了一口,眼睛一亮:"好甜。。。像小时候的味道。。。"
"甘能补能缓。"我解释道,"桂圆补心血,红枣健脾气,气血双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