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王手中之书则异,人人皆可览。”
嬴政瞥了一眼无字书,未接,只盯着手中线装书:“此书便是景纯聘礼?”
高景自信满满:“大王一读便明。”
嬴政含笑望着高景,翻开线装书首页,念道:“《天工开物》……高景篇?”
高景正色:“天工者,乃天工人其代之;开物者,即开物成务!‘天工开物’,人力开发天工之用,天人合一,天人共协!”
嬴政神色凝重,点头继续翻阅:“第一卷,乃粒……可是取自《书》中‘烝民乃粒’?”
“正是。”
高景道:“民以食为天,故开篇述谷物种植之术,内含臣设计农具十三种,育肥七法,深耕三要……
若得施行,臣有信增产五成以上。昔日臣授此法于典庆大兄,成效已由其验证。”
嬴政闻言,不禁吸气,猛合书页,惊道:“此书非同小可……景纯所学,堪称当世圣贤,首书却无关学说……何故?”
“怎说无关?”
高景笑答:“臣所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四点,臣皆愿学,亦皆所学!
《天工开物》虽非治国之道,却与民生紧密相关,臣唯愿天下读书人皆懂‘民生’之重!”
我的首着名为《天工开物》,亦是世间首部纸质书籍……唯愿后世之人能领悟此书所承载的深意!
目前此书仅含“高景篇”,我亦期待后人能持续增补,各抒己见。”
嬴政长叹一声,正色而言:“朕需仔细研读!”
高景含笑,拱手道:“臣告退。”
……
高景原以为纸张的问世能即刻变革世界,然而事实却非如此。
彼时纸张造价昂贵,质地脆弱,故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即便咸阳城内众人皆知,然真正重视者寥寥。
但高景深知纸张之价值。
单凭“纸”尚不足以撼动人心,那便再加上“书”!
于是,《天工开物》应运而生。
不出半日,咸阳城内便流言四起:
高景着书了!
自高景声名鹊起,“学究天人”之誉已获众人认可,众多学者欲拜其为师。
昔日,诸多士族曾前往小圣贤庄求学,连伏念掌门也曾劝高景讲学,却遭其婉拒。
而今,高景终着此书,所引起的轰动犹如平地惊雷。
众人皆欲一窥其书之内容。
然而,无论他们如何探问,唯知书名为《天工开物》,其余皆不得而知。
……
“大良造,速将《天工开物》拿来,让我一观!”
国尉缭匆匆闯入大良造府,一进门便高呼。
进屋后,他惊讶地发现屋内已座无虚席,皆是秦国高层,如李斯、姚贾等文臣,以及王翦、蒙武等武将……
国尉缭诧异道:“文臣索书,我尚能理解,武将为何也在此?”
王翦面色不悦:“国尉此言差矣,大良造兵法造诣深厚,焉知其首着非兵法?”
国尉缭冷笑:“他乃儒家之人,首着怎会是兵法?”
王翦毫不客气:“万一便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