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客室的檀木门被推开时,林禹正用指节抵住太阳穴。
他能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三年前在码头接苏瑶时,货轮汽笛响得他耳膜发疼,此刻的轰鸣比那更剧烈十倍。
"林总。"为首的证监会王处长将文件往桌上一磕,封皮上"境外贷款担保专项核查"几个字刺得林禹眼睛发酸。
随行的审计员抱着笔记本电脑鱼贯而入,黑西装后襟蹭过他刚擦净的红木茶案,留下道浅色褶皱。
小吴缩在门边,喉结上下滚动:"我。。。我去倒茶。"
"不必。"王处长翻开档案,纸张摩擦声像把钝刀划在林禹神经上,"2000万境外贷款,担保方是林氏旗下远洋贸易,借款方是注册在开曼的空壳公司。
林总,您作为法人,能解释下这笔资金的实际流向吗?"
林禹的指甲掐进掌心。
三天前技术部主管说系统被黑时,他还以为是竞争对手使绊子;今早看见苏瑶让沈清欢转交的"商业分析报告",他甚至觉得她终于肯为他分担忧虑。
直到刚才在监控室调出三个月前的画面——苏瑶站在他办公室落地窗前,指尖快速敲击他未锁的电脑键盘,发梢扫过他常放合同的抽屉边缘。
"林总?"王处长的声音冷下来。
林禹扯松领带,喉间发腥:"这笔担保是我签的,但用途说明是财务总监拟的。"他想起上个月财务总监突然申请调去香港分公司,当时苏瑶还笑着说"阿禹,老陈跟了你十年,该给他个养老的地方"。
"我们约谈了前财务总监。"王处长推过份证词复印件,"他说所有文件都是苏小姐亲自整理后交给他,您签字时,苏小姐全程在场。"
血液轰地冲上头顶。
林禹抓起证词的手在抖,白纸黑字里"苏瑶"两个字像两把刀。
他想起昨夜苏瑶靠在他肩头看财报,玫瑰香混着她发间的茉莉香,她指尖点着那页境外担保合同说"阿禹,你签这里",他鬼使神差就落了笔——原来从那时起,她连他的签名都算好了。
"另外。"王处长翻开第二份文件,"我们在林老先生的遗物里发现封遗书。"
林禹猛地抬头。
父亲去世前留给他的信,他藏在书房暗格里,此刻却出现在证监会的档案袋里。
泛黄的信纸展开,熟悉的钢笔字刺痛他眼睛:"小禹,那笔境外贷款是我十年前为。。。为弥补当年的错。
若有一日东窗事发,你莫要怪我。"
后半句被墨迹晕染成一团,像团化不开的血。
林禹突然想起苏瑶最近总往老宅跑,说要帮他整理父亲旧物。
她蹲在樟木箱前翻相册时,发顶的珍珠发卡在阳光下闪着微光,他还摸了摸她耳坠说"这对珍珠配你好看"。
"林总,我们有理由怀疑,这笔贷款涉及当年的7·15货轮事故。"王处长合上文件,"需要你配合进一步调查。"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下起来,玻璃上的水痕把静安寺的塔尖拉成模糊的线。
林禹望着雨幕里穿梭的黄包车,突然想起苏瑶第一次来上海时,也是这样的雨天。
她抱着个褪色的蓝布包袱站在码头,发梢滴着水,抬头冲他笑:"林先生,我是来给您当秘书的。"
"我配合。"他听见自己说,声音像浸了水的棉絮,"但我要打个电话。"
手机在掌心发烫,通讯录翻到"苏瑶"的名字时,他又鬼使神差按了关机键。
茶水间传来小吴压低的抽噎声,王处长的助理在给证物贴封条,封条上的红章盖在"林氏集团"四个字上,像朵正在凋谢的花。
与此同时,南京西路的茉莉茶室里,苏瑶的手机在檀木茶盘上震动。
"苏小姐?"张律师端着青瓷杯的手顿住,"你脸色很白。"
苏瑶没说话。
她盯着手机屏幕,匿名邮件的附件视频正在加载,缓冲条像条爬行的蛇。
视频点开的瞬间,沙哑的男声撞进耳膜:"小禹。。。是爸爸对不起你,当年那笔钱,我把你推进了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