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依旧温柔,只是黄蟹的心情已经不像几天前那么轻松了。
他站在联盟总部的窗边,手里握着那份刚刚签发的推广计划书,眉头紧锁。昨晚那个神秘工程师留下的箱子,已经被彻底检查过,里面除了几份无害的技术资料,什么都没发现——但这反而更让他不安。
“老板,霜北镇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小李推门进来,递上一份行程表,“宣传队今天上午十点出发,预计下午三点到达。”
“嗯。”黄蟹点点头,把计划书卷成筒,在掌心轻轻敲了几下,“看来是时候去霜北镇当一回‘科技推销员’了。”
“您真要亲自去?”小李惊讶,“不是有专门的宣传团队吗?”
“当然要去。”黄蟹咧嘴一笑,“你见过哪个外卖员送餐只派助手,自己蹲门口等结果的?”
小李:“……这比喻有点接地气。”
——
霜北镇,位于联盟最北部的边缘地带,常年积雪覆盖,居民以采集和狩猎为生。这里的科技普及率极低,几乎每家每户都还保留着祖传的手工工具和老式设备。
黄蟹一行人抵达时,镇中心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围观群众,但没有一个人走进他们搭建的临时宣传棚。
“听说你们是要来推广什么新玩意儿?”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抱着手臂,冷冷地问,“是不是要把我们的铁镐换成电子铲?”
“差不多吧。”黄蟹笑眯眯地回答,“不过电子铲不光能挖矿,还能自动筛选、分类、打包,省时省力。”
人群一阵骚动,几个年轻人开始窃窃私语,而更多上了年纪的人则皱起了眉。
“我们祖祖辈辈都是靠双手吃饭的。”另一个老人拄着拐杖开口,“你们这些高科技,迟早会让我们失去生存之道。”
黄蟹听后没有立刻反驳,而是转身对身后的技术人员说:“搭个透明演示棚,再放一段本地话的广播。”
几分钟后,一座由百倍暴击系统极速搭建而成的透明展示棚出现在广场一角,吸引了大量好奇的目光。紧接着,广播里传出一口地道的霜北方言:
“各位乡亲,咱今天不讲大道理,就说点实在的。新技术不是要抢咱们饭碗,是要让咱吃得更饱、活得更久。”
广播里还列举了一些实际数据:比如使用新型采集器后,一天的工作量可以减少一半,效率却翻了三倍;再比如,设备自带的保暖模块能在暴风雪中维持正常运作。
人群开始躁动起来,尤其是几个年轻孩子,眼睛亮得像刚通电的灯泡。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穿着破旧夹克的少年低声嘟囔了一句:“我好像在哪听过类似的说法……”
没人注意他这句话,只有黄蟹耳朵一竖,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个细节。
——
第二天一早,宣传队正式开始了技术演示。
原本安排好的测试员因为舆论压力临阵脱逃,黄蟹干脆撸起袖子亲自上阵。
“来吧!”他拍了拍身旁那台闪着金属光泽的新型资源采集器,“让我给你们露一手。”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他单手启动设备,另一只手还不忘比了个剪刀手:“看好了,这不是魔术,这是科技!”
只见那台机器轰然启动,机械臂灵活地伸展出去,精准定位了一块裸露在外的矿石,轻轻一吸,整块矿石就被收入囊中,随后经过内置分离装置,瞬间分成了金属、杂质和可回收物三类。
整个过程不到三十秒,干净利落。
围观人群一片哗然。
“这也太神了吧!”一个小孩忍不住喊了出来。
“就是啊,我家老头子每天扛着铁镐上山,回来腰都直不起来。”一个中年汉子挠头,“要是这玩意儿能用,他肯定乐开花。”
黄蟹见状,趁热打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现场试用,体验一下什么叫‘科技改变生活’。”
终于有几个年轻人鼓起勇气上前操作,虽然一开始还有些笨拙,但很快就被设备的智能反馈机制引导得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