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样,以这个红矮星星系的行星主要环绕轨道面为参照物。
在这个红矮星星系的上方,距离约四光年的位置,就是这片直径五光年区域里,发现的第三个行星系。
第三个星系,是一个情况有些复杂的双星系统。
由一颗K型红巨星,以及一颗黄矮星共同构成。
环绕这两颗恒星,总共有六颗大行星存在。
不过,在搜寻过程中,使者号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个双星系统的星系,
而是很快,将最终的目标锁定在了距离这个双星系统很近的,这片区域内,最后一个星系上。
使者号上此次探查任务的核心参与者们,暂时将该星系命名为‘孤星星系’。
在较远距离,收集了更多一些‘孤星星系’的信息过后,
包括秦裕在内的本次探查任务核心参与者经过讨论,决定还是将使者号抵近‘孤星星系’做进一步探查。
……
人联纪元261年。
在使者号后,紧随着使者号出发的使者二号到使者五号飞船,也已经抵达了目标区域的边缘,
但区别于使者号,后面出发的远航飞船并没有进入目标区域,
按照计划,在使者号完成探查任务之前,使者二号以后所有远航飞船将在这片目标区域边缘环绕,保持待命状态。
等待着使者号探查结束,做出决策之后,响应使者号做出的决策。
而使者号,则是保持着警惕中,逐渐靠近和进入到了‘孤星星系’的范围。
‘孤星星系’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星系。
以使者号驶来的方向来说,孤星星系几乎是完美躲在了那个双星系统星系的后方,
从距离上,也差不多紧贴着双星星系。
孤星星系的恒星距离双星星系两颗恒星的质点位置,距离不到一光年。
同时,孤星星系的恒星还是一颗M型红矮星,质量,亮度,表面温度都较低,
其似乎很大程度上,已经受到双星系统两颗恒星的引力影响。
按照目前的趋势,在遥远的未来,孤星星系的恒星或许会被双星系统捕获,
在这片区域构成一个情况更加复杂的三恒星系统。
这种特殊的情况,也是人类文明更多怀疑上‘孤星星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孤星星系就像是有一个天然屏障,躲在了有着双星系统的星系后边。
而此刻,
使者号的核心参与者们之所以以‘孤星’命名这个星系,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在孤星星系内,环绕着红矮星运行的行星,仅有一颗,
距离红矮星仅0。4个天文单位。
该颗行星暂时就命名为孤星A。
在孤星A的运行轨道之内,之外,该星系内都再没有其他大行星的存在。
只是距离孤星A轨道再0。1天文单位的位置,还有一圈小行星带。
孤星星系内,一颗红矮星作为恒星,一颗行星,一圈小行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