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228章 朱祈镇的庙号与绰号(第2页)

第228章 朱祈镇的庙号与绰号(第2页)

耿炳文看着老友瞬间垮掉的样子,伸出的手僵在半空,最终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勋贵队列里,响起一片压抑的、倒吸冷气的声音。朱祁镇此举,在他们心中彻底坐实了“刻薄寡恩”四字。

就在这悲愤、绝望与鄙夷交织的沉重气氛中,天幕画面陡然一变。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一幅带着几分温情(此刻看来却无比讽刺)的动态场景:

年轻的宣宗皇帝朱瞻基,身着常服,满面春风地将一个玉雪可爱、约莫两三岁的孩童抱在膝上。孩童穿着小小的太子服,眼睛亮晶晶的,正是幼年的朱祁镇。

宣宗含笑,声音温和却带着期许:“儿啊,将来若你为天子,能使天下太平乎?”

小小的朱祁镇毫不迟疑,声音清脆响亮,回荡在奉天殿内外:“能!”

宣宗眼中笑意更浓,又问:“若有犯上作乱、干扰国法纲纪者,尔敢亲率六师,讨伐不臣乎?”

孩童挺起小小的胸膛,神情是孩童特有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坚毅”,大声回答:“敢!”

画面中,宣宗龙颜大悦,当场解下自己身上的龙袍玉带,披裹在小朱祁镇身上,将他放在宽大的龙椅上。左右侍从激动地跪倒,山呼万岁。幼童坐在龙椅上,小小的身躯包裹在宽大的龙袍里,懵懂中带着一丝“睥睨天下”的得意。

这段记载于《明史》、本意彰显宣宗识人之明、后继有人的温情画面,此刻在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内播放出来,却产生了毁灭性的喜剧效果!

短暂的死寂后——

“噗嗤!”不知是谁先忍不住笑出了声。

紧接着,如同点燃了炸药桶!

“哈哈哈哈哈哈——!!!”

哄堂大笑!肆无忌惮、几乎要掀翻奉天殿琉璃顶的狂笑轰然爆!

武将们笑得捶胸顿足,文臣们笑得前仰后合,连素来持重的太子朱标都掩面摇头,肩膀不住耸动。这反差太大了!大到荒谬!大到足以冲散之前所有的沉重与愤怒!

“亲率六师?讨伐不臣?”晋王朱棡拍案而起,笑得眼泪都飙了出来。。

他指着阶下脸色已经黑如锅底的朱棣,声音洪亮,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恶毒嘲讽,“老四!我的好四弟!听见没?你的‘好圣孙’!他做到了!他真的亲率六师出征了!只是讨伐的不是不臣,是把自己讨伐进瓦剌人的羊圈里去了!哈哈哈!旺三代?你这圣孙旺得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他是专往上‘旺’祖宗的脸面啊!”

秦王朱樉阴冷的声音如同毒蛇吐信,紧随而至,精准地补上最致命的一刀:“庙号?‘英宗’?他也配?”

他嘴角挂着讥诮的冰渣,环视众人,慢悠悠地道,“依本王看,庙号得改!就冲他那‘土木堡’的丰功伟绩,‘堡宗’二字,实至名归!哦,对了,还得加封个尊号——”他故意拉长了调子,一字一顿,清晰无比地吐出,“‘大、明、第、二、战、神’!”

朱棡立刻配合地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状,拍着大腿怪叫:“第二?那第一是谁?”

不等别人回答,他自己就恍然大悟般猛拍额头,“哎哟!瞧我这记性!第一战神,可不就是咱们的‘靖难功臣’、曹国公李景隆李大人嘛!这爷孙俩,真是‘战神’一脉相承,薪火相传啊!哈哈哈!”

“哈哈哈哈!”更猛烈的爆笑再次席卷大殿。李景隆“战神”之名,早已通过天幕的“精彩”表现深入人心,此刻被秦王晋王如此辛辣地拎出来与朱祁镇并列,简直是杀人诛心!

朱棣站在殿中,只觉得那一道道刺耳的笑声和兄长的嘲讽如同无形的鞭子,狠狠抽打在他的脸上、心上。他双拳紧握,指甲深深嵌入掌心,胸膛剧烈起伏,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天幕上,幼年朱祁镇那清脆的“能!”“敢!”还在耳边回荡,与现实中土木堡的惨败、南宫的囚禁、夺门的血腥、以及此刻“堡宗”、“第二战神”的羞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无比荒诞而残酷的画卷。

他猛地闭上眼,一股前所未有的憋屈和耻辱感,几乎要将他吞噬。

而在那震天的哄笑声中,唯有角落里的蓝玉,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玩味的弧度,低声自语:“战神?呵,这庙号……这落幕……还真是‘精彩’啊。”

他目光扫过脸色灰败的朱棣,又瞥向天幕上定格的幼年朱祁镇影像,眼底深处,是毫不掩饰的轻蔑。

朱祁镇的时代落幕了,带着“英宗”的讽刺庙号和“堡宗”的民间判词,以及那响彻奉天殿、注定要流传千古的、关于“战神”爷孙的哄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