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邦正在地里指导施肥,听到消息赶了过来。他拍了拍手上的泥土,主动伸出手:"两位专家好,我是项目技术负责人赵兴邦。"
李专家打量着他,目光在那些异常茁壮的庄稼和这个年轻人之间来回扫视:"这些作物,你用什么方法培育的?"
"科学种植加良种选育。"赵兴邦不卑不亢,"所有技术都在项目报告里写明,刘书记亲自审批过。"
"赵同志,"李专家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声音刻意提高了八度,"这些作物的生长速度,已经严重超出正常范围了。"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田野上格外刺耳。围观的村民们不自觉地往前凑了凑,有人踮起脚尖张望,有人不安地搓着手。王婶挎着的菜篮子歪了,几根黄瓜滚落在地,却没人去捡。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村民们不满地议论着,老村长急得直搓手。赵兴邦却依然镇定:"专家不信的话,可以取样检测。我用的都是正规肥料和农药,有购买凭证。"
当然,这些专家自然不屑于回答赵兴邦的这个问题,李专家蹲下身,戴着白手套的手指拨弄着一株碧绿的麦苗。他的眉头越皱越紧,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不对劲。。。"李专家扶了扶眼镜,声音刻意提高了几分,"七天抽穗?正常小麦至少需要四十天!"
围观的村民们骚动起来。王婶挎着菜篮子的手不自觉地收紧,篮里的青菜被掐出了汁水。张老汉蹲在地头,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搓着一把土,眼神开始游移不定。
赵兴邦站在田中央,阳光在他身上镀了一层金边。他平静地看着几位专家在田间穿梭取样,脸上看不出丝毫慌乱。
"赵同志。"张专家突然直起身,手里捏着一片麦叶,"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些作物的细胞壁比正常作物厚30%?"
这个问题像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村民们面面相觑,他们听不懂什么"细胞壁",但"不正常"三个字却听得真切。
"这是品种改良的结果。"赵兴邦向前一步,声音清晰而沉稳,"就像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茎秆更粗壮一样。"
"是吗?"李专家冷笑一声,从随身携带的箱子里取出一套检测设备,"那这个你怎么解释?"
他将几滴试剂滴在麦叶上,液体立刻变成了诡异的紫红色。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呼。
"看到了吗?"李专家举起变色的试纸,在阳光下晃了晃,"这种反应只有接触到特定激素才会出现!"
"什么激素?"老村长急忙问道,声音发颤。
"一种尚未通过安全检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李专家瞥了赵兴邦一眼,"轻则导致腹泻呕吐,重则损伤肝肾。"
这句话像炸弹般在人群中引爆。几个抱着孩子的妇女慌忙后退,仿佛那些翠绿的庄稼突然变成了毒蛇猛兽。就连一直支持赵兴邦的刘婆婆也拄着拐杖往后退了两步,老脸上写满惊疑。
李专家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出一道刺眼的白光:"比如未经批准的激素,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
这句话像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池塘。村民们的议论声骤然变大:
"啥?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