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心里略微不痛快,可华妃当众针对甄嬛,勾起旁人对她歹毒印象,她当然也是乐见其成的。
况且此事一出,她分甄嬛的宠就变得更加名正言顺了。
于是她当即就摆出宽厚姿态,颔首道:“华妃说的是。内务府须得尽心安排,本宫也从私库里取些绸缎送去,
再让太医院照旧为其诊治,断不能因迁宫就怠慢了。”
此言说罢,宜修怕再生其他无谓的变故,便抬手示意散会,殿内众人这才怀着各异的心思,陆续退了出去。
独留甄嬛,却是走在最后,她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袖中的手也才缓缓松开,帕子上已被扣出几个窟窿。
眼见人都走光了,她这才轻轻吁了口气,眼底却闪过一丝恨毒之色——
华妃还想借丽嫔之事泼她脏水,那也得看她甄嬛接不接招。
甄嬛走出景仁宫,廊下的寒风卷着宫墙上的碎雪扑在脸上,她却像没察觉一般,只望着宫道尽头那抹灰蒙蒙的天。
方才众人离去时的眼神,让她非常的不舒服——鄙夷,忌惮,还有那看好戏的冷漠。
崔槿汐跟在身后,见她肩头微微发紧,忍不住低声道:"娘娘,丽嫔迁宫后,这事便渐渐淡了。
宫里头的新鲜事多,过些日子,谁还会老揪着从前不放呢?"
甄嬛抬手拢了拢斗篷,发觉指尖没一会功夫就变得冰凉:"槿汐,你我都知道,丽嫔的事是她咎由自取。可这宫里,谁会管对错?"
她自嘲地勾了勾唇,"华妃要的,从来不是真相,只是让她们觉得我心狠罢了。"
甄嬛说完这话,迎着冷风也不再多言,只闷头行走,她也要想办法破局一下,总不能名声这样臭下去。
没多久,碎玉轩的宫人们便远远迎了上来,见她脸色不好,也都识趣地闭了嘴。
待进了暖阁,甄嬛这才卸下所有防备,往榻上一靠,疲惫地闭上眼:
"你瞧,华妃跋扈,却有年家撑腰;皇后端着国母的架子,也有乌拉那拉氏和太后做靠山。我呢?"
崔槿汐为她披上毯子,轻声道:"娘娘有皇上的宠爱,这便是最大的底气。只是眼下。。。。。。"
"眼下这宠爱,倒成了招嫉的由头了。"甄嬛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清明,
"若不成妃,本宫终究矮了华妃一截,只能任她拿捏。"想到华妃今日,她又攥紧了拳。
"罢了,急也无用。丽嫔的事既然又被翻了出来,那就让她们盯一阵子。
不过年关将至,看启祥宫的动向,想来襄嫔也要回来了。。。。。。想来有了新的热闹,这件事也就慢慢沉寂了。"
提起曹琴默,崔槿汐的脸色也变得不好看起来。
想到苏培盛派人传来的信息,她想了想,还是要把压力给到甄嬛才行,
于是她装作不经意的感慨道:“说来这襄嫔也算是跟对了人。想当初,她跟在华妃身边,做那狗头军师。
不仅位分上不去,甚至在皇上眼里都快没她这个人了,也就只有温宜公主能为她挣得几分颜面。
可是现如今她扒上了昭妃,这不到一年的功夫,就能借着她升到嫔位,再加上她心机颇深,已然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