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英烈传奇 > 第205章 龙章凤姿临豫土新政扬帆向大河(第1页)

第205章 龙章凤姿临豫土新政扬帆向大河(第1页)

大唐开武二十六年的秋意,比往年来得更厚重些。黄河两岸的谷子黄了,沉甸甸地压弯了穗子,像一片翻滚的金海;运河里的商船,载着刚收的新粮,往来如梭,船工的号子在水面上荡开层层涟漪。

这份丰收的喜悦,在睢阳尤为浓烈。

自龙天策担任睢阳太守七年来,这座曾背负“百年贫困”名号的城池,早已脱胎换骨。宽阔的石板路四通八达,连接着周边的村镇;民用铺的平价粮、盐、铁器,让百姓再不用为生计发愁;女子夜校里传出朗朗书声,六艺传习所培育出一批批实用人才;盐铁国有化让官府充盈,耕者有其田让农夫安心……

此刻的太守府,正弥漫着一种既庄重又喜悦的气氛。

龙天策穿着一身常服,正与玉倾城、刘晔、赵胜等人商议着秋收后的安置事宜——今年河南道普遍丰收,但仍有几个州县受了些旱灾,需要从睢阳调拨粮食救济。

“……陈留的缺口最大,至少需要五千石,我已让人备好船,明日一早就出发。”赵胜如今已是睢阳商会的领头人,说起调度粮草,条理清晰。

刘晔补充道:“灾民的安置点也需提前规划,要防着疫病,药材得备足。花先生已经拟好了药材清单,都是常用的防疫药。”

玉倾城则拿出一份名册:“这是各县报上来的‘新政模范户’,有勤恳耕作的农夫,有诚信经营的商户,还有教出许多学生的夜校先生,是不是该表彰一下,树个榜样?”

龙天策点头:“该表彰。就按老规矩,发块‘勤业兴邦’的牌匾,再给点实在的奖励——农夫给种子,商户减税,先生加月钱。”

众人正议得热烈,门外传来夜凌的声音,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激动:“太守!神都来人了!是内侍省的李德全总管,说是……传陛下的圣旨!”

“李德全?”众人都是一愣。李德全是皇帝秦正阳身边最得力的总管,非重大事件,绝不会轻易离京。

龙天策心中一动,整理了一下衣袍:“快,摆香案接旨。”

太守府的正厅,很快布置妥当。龙天策率领府中众人,整齐地跪在香案前,神色肃穆。

李德全捧着明黄的圣旨,缓步走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他清了清嗓子,展开圣旨,用那特有的尖细嗓音,朗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睢阳太守龙天策,任职七载,殚精竭虑,兴利除弊,使睢阳由贫转富,百姓安乐,功绩卓着,朕心甚慰。今河南道需得贤能镇守,以推广新政,安抚民生。特擢升龙天策为河南道观察使,兼汴州都督,总领河南道军政要务,节制州县官吏,即刻赴任。望卿不负朕望,再创佳绩,钦此!”

“河南道观察使?兼汴州都督?”

跪在地上的众人,先是一怔,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喜悦。

河南道观察使,是河南道的最高行政长官,统管河南道二十余州府;汴州都督,则掌河南道的军事,节制兵马。这两个职位合二为一,意味着龙天策将成为河南道说一不二的最高掌权者,其权力之重,仅次于朝中的几位宰相!

这不仅是对龙天策个人的极大肯定,更是对他推行的新政的全面认可——皇帝显然是希望他将睢阳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整个河南道!

“臣龙天策,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龙天策叩首接旨,声音沉稳,却难掩其中的激动。七载耕耘,不仅换来了睢阳的繁荣,更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和托付,这份荣耀,足以慰藉所有的辛劳。

李德全扶起龙天策,将圣旨交到他手中,笑道:“龙大人,恭喜啊!陛下这些日子,常念叨您在睢阳的功绩,说您是‘治世之能臣,拓土之良将’,这次任命,可是陛下力排众议,亲自定下的。”

“不敢当。”龙天策拱手,“此乃陛下信任,亦是睢阳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

“大人谦虚了。”李德全笑道,“陛下还说了,让您不必急于赴任,先在睢阳交接妥当,处理好后续事宜,再慢慢动身不迟。汴州那边,已有旨意过去,让他们好生等候大人。”

“臣遵旨。”

送走李德全,太守府里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太守!不,该叫观察使大人了!”赵胜兴奋地喊道,“您这下可厉害了!整个河南道,都归您管了!”

刘晔捋着胡须,感慨道:“七年前刚来睢阳时,谁能想到会有今天?这真是……时势造英雄啊。”

玉倾城走到龙天策身边,看着他手中的圣旨,眼中满是欣慰的笑意:“我就知道,你的本事,不止于一个睢阳。”

龙天策握着圣旨,指尖微微颤抖。这明黄的卷轴,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河南道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远比睢阳复杂——既有像陈留这样与睢阳联系紧密、易于推行新政的地方,也有许多被世家大族牢牢掌控、积弊深重的州县。

“别高兴得太早。”龙天策看着众人,语气凝重了些,“这观察使的位子,不好坐。河南道的世家盘根错节,守旧势力根深蒂固,想把睢阳的新政推广开,怕是比在睢阳时,难得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