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明》 > 第十二章英雄三(第10页)

第十二章英雄三(第10页)

神象征,数年前已经退役。今天站在这艘旗舰上的人,不用问,肯定是水师主将。

“向定远舰开炮,将他击沉在长江里?”秦汉枫握着面前的栏杆,手心里满

是汗水。

“砰。”靖江要塞上腾起一个巨大的焰火,紧接着,北岸的定江要塞也有焰

火升空。是请示信号,将士们在向主将秦汉枫询问,是否向“敌人”开火。

无数双眼睛看向秦汉枫,老将军长叹一声,摘下了头盔,花白的头发在风中

飞舞。“降旗,请降。”一声几乎不可闻的命令从秦汉枫口中说出,蹒跚着。老

将走向自己的指挥部。一瞬间,仿佛老去了二十年。

“噢。”江阴要塞中响起一阵欢呼,几个不做抵抗的号炮接二连三被打了出

去,要塞的标志旗快速从旗杆上滑落,大明日月旗帜却依然在风中飘舞。巨大的

射击声在两岸响起。不知道是哪个将官擅自做主,居然为舰队打响了礼炮。

难道我做对了么?秦汉枫茫然的回过头。看见炮台上的守军兴高采烈,神情

居然比打了胜仗还轻松。

难道我都做错了么,建文皇帝朱允文放下沿江各地的告急文书。无力的将身

体支撑在御书案上。

方鸣谦在吴淞口率边防舰队易帜,曹振和武安国带领水师逆流而上,沿岸要

塞官兵不愿内战,在方鸣谦的劝说下纷纷易帜。数日内,越过江阴,扬中,力克

中要塞。马上就要杀到京城边上。而庭议中。朝中大臣们却拿不出半点应付主

意。黄子澄嚷嚷着要廷都。方孝儒则劝自己身死社稷。好不容易问到了李景隆,

这个家伙却让自己下旨调耿柄文火速挥师勤王。

那耶柄文的讨逆军驻扎在山东一线,若想回师,非但路上来不及,即使到了

长江边上,沿途躲过了朱棣所部的截杀。也没有战舰敢在曹振面前大摇大罢的运

送士兵渡江。至于黄子澄的那个迁都主意,更是一个馊点子。如今朝廷控制的地

方只剩下巴掌大一块儿。在京城,好歹还有一水三山作为屏障,迁了都,几天只

内就得被人破城灭国。

前来早朝的臣子不多。阳光透过窗子将人影打在地板上。稀稀落落,显得金

殿愈发空旷。安泰、建文两朝,高薪养士二十多年。大难临头,却没有几个人真

正愿意为它出力。

平素与建文皇帝相得多,多是方孝儒举荐的文人,其中亦有两三个坚贞者,

誓与朝廷共存亡。但他们却挽狂澜与即倒的能力。只会呆呆的站着,偶尔擦擦昏

黄的眼角,抹去两滴愁泪。方孝儒大人倒是依旧慷慨激昂,可惜,除了说一些慷

慨激扬的话外,他同样什么都不会做。

看来只有身死社稷了,应了方孝儒这张乌鸦嘴。朱允文笑了笑,目光有些凄

凉。自己与方孝儒、黄子澄等精英交往了这么多年,本以为其中会有一两个国之

干城。谁知道都是些光会给别人挑毛病,自己干啥啥不灵的主儿。还是常茂的后

人说得好,这些自诩的精英,只有在捞好处时才附和他们身份。到需要他们承担

责任或做实际事情时,见识和胆量连不识字的村夫都不如。

“万岁,依臣之见,不如议各。”终于有个肯承担责任的人站了出来。大声

说了出了心中所想。众大臣抬头一看,却是禁军中的武将高巍,一个四品小官儿。

到这个时候,建文皇帝也顾不上他职位低微,点点头,和颜悦色的问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