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史记&iddot;伍子胥列传》称伍子胥求楚昭王不得,乃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
19春秋止于何时,学术界有争议。但《春秋》经文止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最后一行是&ldo;夏四月己丑,孔丘卒&rdo;;传文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最后一行是&ldo;智伯贪而愎,故韩、魏反而丧之&rdo;。三家分晋,则在鲁悼公二十八年(公元前440年),距离吴国灭亡三十三年。
20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苏州市西南胥门外越城,即越军围吴时所筑。
21事见《左传&iddot;哀公二十年》。
22事见《国语&iddot;吴语》。
23夫差伐陈,在鲁哀公六年;伐鲁,在鲁哀公八年;城邗,在鲁哀公九年;伐齐,在鲁哀公十年和十一年。战事之频繁,国力之消耗,可想而知。
24事在鲁哀公十三年,事见《国语&iddot;吴语》。
25事见《左传》之哀公元年和十一年。
26事见《左传&iddot;哀公十三年》、《史记&iddot;越王勾践世家》。
27此事《国语》,有不同说法。
28事见《国语&iddot;吴语》。
29语见《史记&iddot;越王勾践世家》。
30见《史记&iddot;越王勾践世家》。
31事见《左传&iddot;定公十四年》。
32请参看《墨子&iddot;兼爱下》。
33请参看《国语&iddot;吴语》。
34请参看《国语&iddot;吴语》、《左传&iddot;哀公二十二年》。勾践为夫差安排的养老处是甬东,即今浙江省定海翁山。
35见北岛《回答》。
第四章
1事见《史记&iddot;越王勾践世家》。
2有学者认为,楚灵王才是真正的霸主(请参看李学勤主编《春秋史与春秋文明》),则此处亦可改为&ldo;公元前538年,楚灵王称霸&rdo;。
3如果在齐桓公前面加上郑庄公,在楚庄王后面加上楚灵王,结论也一样。
4吴国的国名始见于《春秋》,吴国君主始见于《左传》,都在鲁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
5据《左传&iddot;昭公三十年》,吴王阖闾灭徐,徐君&ldo;断其发&rdo;以示臣服。至春秋末,人们仍称&ldo;吴发短&rdo;,见《左传&iddot;哀公十一年》。
6事见《左传&iddot;哀公十一年》。
7越人参与国际性角逐,在公元前537年。《春秋&iddot;昭公五年》称:&ldo;冬,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吴。&rdo;吴始用兵于越,在鲁昭公三十二年。越国国君名始见于《左传》,则在鲁定公十四年,该君即越王勾践。
8请参看《国语&iddot;越语下》。
9勾践灭吴一百三十九年后,越王无疆伐楚,兵败身亡,越国实际上不复存在。
10请参看童书业《春秋史》。
11语见《左传&iddot;昭公三十年》。
12语见《左传&iddot;昭公三十年》。
13中华文明的&ldo;三个唯一&rdo;是:一、第一代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延续至今的;二、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唯一没有信仰的;三、没有信仰的文明中,唯一具有世界性的。请参看本中华史之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14请参看范文澜《中国通史》。
15请参看《论语&iddot;季氏》。
16事见《左传&iddot;襄公八年》。
17事见《左传&iddot;襄公十年》。
18子产作封洫及国人之骂,见《左传&iddot;襄公三十年》;作丘赋及国人之骂,见《左传&iddot;昭公四年》。
19语见《左传&iddot;昭公四年》。林则徐的&ldo;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rdo;,当从此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