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又是善心。
守卫张源只因一时心软,便打开了王府后门使彩莲得以逃生。
这本无对错,张源不过是同情彩莲的遭遇,在无法对抗管家陈良左的情况下,只能施以善心。
可,张源却忽略了一个事实,纵使彩莲能逃出王府又能去往哪里呢?
——回家吗?
——不,若无故返回家中,那彩莲的家人会不会以为是女儿犯了什么错才逃回来的呢?
那即便是女儿犯了错才逃出王府的,身为父母是不是也该保护女儿呢?
倘若,你真这般想,也一定会大失所望。
事实上,彩莲的父母八成会将彩莲再送回王府,并跪身赔礼道歉。
有时,现实就是这样,又岂是“愚昧”两字可以说清的。。。
确切地说,有些人不仅愚昧,且还愚昧得理直气壮、头头是道,甚至觉得自己的做法就是“正道”“正途”。
——镇北王府是何等地方,是普通百姓可以得罪得起的吗?在未迎来灭顶之灾之前,亲自送回女儿,恐也是唯一的做法。
由此可见,子女的不幸,绝大部分是来源于父母的愚昧。
这话绝不讨喜,但,我还是要写出来。
只因,没有人会意识到固有认知有多可怕,总感前人经验就是真理的人也绝不在少数。
那么,何为固有认知?
在此并不打算进行解析,解析得多了也就成了无用的大道理,只列举一事。
比如,一位孩子想在阳台上晒太阳,但,父母偏偏觉得出门晒太阳更有助于健康。
于是呢,拖拽也好,下命令也罢,反正就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就该听话走出家门。
如此做法倒也没错,父母嘛总归吃的盐多,见识得多,一心为孩子好又能有什么错?
然,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绝不是简单的要在哪里晒太阳的问题,而是,在次次否定孩子主观意识的恶劣行为。
——为什么会用到“次次”?
——只因,每次拖拽、每次下命令,甚至是破口大骂,都会形成极限拉扯和对抗。
在拉扯和对抗的过程中,无疑是在逐步撕毁着孩子的自主想法,待真将孩子拉到门外后,那也是孩子的自主想法彻底毁灭之时。
父母的确赢了,赢得心满意足,也赢得理所当然。
但,孩子却输了,输得一塌糊涂,更输得迷迷糊糊。
至此,怕也绝不敢再有自己的想法了,因为自己的想法都是错的呀,至少在父母眼中是错的。
可问题是在整件事中有对错吗?
结果都是想晒晒太阳,咋就还能分出对错来了呢?
大人们自然沾沾自喜,也总在赢的路上,可谓是从无败绩,且还战功赫赫。
在固有认知的作祟下,大人们当然没错,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常识来说就该走出家门,一边晒太阳,一边呼吸着新鲜空气。
可孩子需要科学和常识吗?
单从这件事上来说,其实孩子是不需要所谓的科学角度和常识的,孩子要在阳台上晒太阳也只是一时迸发出的想法和念头,却被大人们抹杀在了萌芽中,连施展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