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日常养生常识 > 第27章 夏季如何通过饮食来调理身体(第1页)

第27章 夏季如何通过饮食来调理身体(第1页)

《黄帝内经》有言:"四气调神大论",其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智慧,深刻揭示了人体与自然的共生规律。在四季更迭中,夏季以其独特的气候特征,对人体健康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当烈日高悬、暑气蒸腾,自然界阳气外发,万物蓬勃生长,而人体内的阳气亦随之浮越于表,脏腑功能相对减弱。此时,高温与湿气的双重侵袭,不仅导致人体新陈代谢加速、汗液大量流失,更易引发诸如疲劳倦怠、食欲不振、心火亢盛等不适症状。正如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言:"夏月伏阴在内,暖食尤宜",传统养生文化始终强调,唯有顺应天时,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理,方能在炎炎夏日中滋养身心,维持机体的阴阳平衡,为下半年的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一、夏季饮食调理的核心原则

1。清热解暑,对抗暑热

夏季属火,对应人体五脏之心。高温环境下,人体极易感受暑热之邪,出现发热、口渴、心烦、失眠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易耗气伤津。因此,清热解暑成为夏季饮食的首要任务。通过选择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功效的食材,帮助身体散热降温,不仅能缓解暑热带来的不适,更有助于维持体内阴阳平衡。正如清代医家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所述:"夏季饮食,当以甘寒之品,清热生津",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夏季饮食调养之中。

2。健脾祛湿,调理脾胃

夏季气候潮湿多雨,空气中湿度显着增加,加之现代人贪凉饮冷、久居空调环境,寒湿之邪极易侵袭人体。脾主运化,喜燥恶湿,湿邪困脾会严重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肢体困重等症状。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指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强调了脾胃功能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在夏季饮食中注重健脾祛湿,不仅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更有助于提升整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补充水分与营养

夏季人体出汗量大幅增加,每小时出汗量可达1-2升。大量出汗不仅导致水分流失,还会带走钠、钾、钙等重要电解质,以及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此外,高温环境下人体基础代谢率升高,能量消耗增加,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因此,夏季饮食需注重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除了饮用足量的水分外,还应通过饮食摄入富含电解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保证身体的营养需求。

4。饮食清淡,避免油腻

夏季高温使人体消化功能相对减弱,胃肠蠕动减缓,消化液分泌减少。此时若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不仅难以消化吸收,还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元代医家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提出"夏三月,胃气弱,不可服峻利药",强调了夏季饮食宜清淡的原则。清淡饮食不仅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还能增进食欲,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是夏季养生的重要策略。

二、清热解暑食材大推荐

1。瓜类蔬菜:夏日里的清凉使者

冬瓜:补水消肿的"夏季圣品"

冬瓜含水量高达96%,堪称"夏季补水冠军"。其性寒味甘,归肺、大小肠、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滇南本草》记载:"冬瓜润肺消热痰,止咳嗽,利小便,消水肿"。无论是素炒冬瓜片,还是与排骨、老鸭一起煲汤,都能充分发挥其清热解暑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冬瓜皮的利水效果更佳,煮冬瓜汤时可不去皮,洗净后与瓜肉一起炖煮,煮好后捞出即可。现代研究表明,冬瓜中含有丰富的丙醇二酸,能有效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是减肥人士的理想食材。

苦瓜:苦味养生的典范

苦瓜以其独特的苦味闻名,却有着极好的清热泻火功效。其性寒味苦,入心、肝、脾、肺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苦瓜皂苷及多种生物碱。苦瓜皂苷不仅能促进食欲,还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可辅助降低血糖。虽然味道苦涩,但经过巧妙处理,苦瓜也能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例如,将苦瓜切片后用盐水浸泡片刻,再用清水冲洗,可有效减轻苦味;苦瓜炒鸡蛋、凉拌苦瓜等都是经典做法。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清心火、解热毒,尤其适合夏季食用。

丝瓜:清热化痰的良药

丝瓜性凉味甘,归肺、肝两经,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丝瓜,性凉味甘,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无论是清炒丝瓜,还是做成丝瓜蛋汤,都能为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爽。此外,丝瓜络晒干后可入药,具有通络活血、清热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乳汁不通等症。现代研究发现,丝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皮肤老化,保持皮肤弹性。

黄瓜:天然的美容圣品

黄瓜富含水分和膳食纤维,生吃清脆爽口,既能解渴又能补充维生素。其性凉味甘,归肺、胃、大肠经,含有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是减肥人士的夏季佳品。此外,黄瓜中还含有丰富的黄瓜酶,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皮肤的抗氧化能力。将黄瓜拍碎,加入蒜末、香醋、生抽等调料,做成凉拌黄瓜,不仅开胃解暑,还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2。豆类食材:消暑又营养

绿豆:千年传承的消暑明星

绿豆堪称夏季消暑的"明星食材",从古至今都备受青睐。其味甘性寒,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本草纲目》称其为"真济世之良谷也"。煮绿豆汤是最常见的吃法,将绿豆煮至开花,汤汁碧绿,喝起来甘甜清凉。若想增强清热效果,可煮至绿豆刚熟,此时绿豆汤的清热解毒作用最强;若想发挥其健脾功效,则可将绿豆煮烂,连豆带汤一起食用。现代研究表明,绿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族及钙、铁等矿物质,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赤小豆:利水祛湿的佳品

赤小豆与红豆外观相似,但功效略有不同。其性甘酸平,归心、小肠经,更擅长利水消肿、清热利湿。常与薏米搭配煮成赤小豆薏米粥,对于缓解夏季水肿、去除体内湿气有很好的效果。《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其性下行,通利小肠,能导湿热从小便出"。不过,赤小豆利水作用较强,阴虚而无湿热者及小便清长者不宜多食。现代研究发现,赤小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3。水果:天然的消暑佳品

西瓜:天生的白虎汤

西瓜是夏季最具代表性的水果,多汁甘甜,有"天生白虎汤"之称。其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富含水分、葡萄糖、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清热解暑、除烦止渴。西瓜皮也有清热解暑的作用,中医称之为"西瓜翠衣",可将其削去外皮,切成小块,炒着吃或做成凉拌菜,别有一番风味。不过,西瓜性寒凉,脾胃虚寒、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食用。现代研究表明,西瓜中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哈密瓜:营养丰富的消暑果

哈密瓜同样是夏季消暑的好选择,其性凉味甘,归心、胃经,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以及钾元素,能补充身体因出汗而流失的营养,帮助恢复体力。哈密瓜口感香甜,直接切块食用即可,也可将其与酸奶搭配,做成哈密瓜酸奶杯,美味又健康。此外,哈密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

火龙果:清热润肺的膳食纤维宝库

火龙果分为红心和白心两种,性凉味甘,归胃、大肠经,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水分含量也较高。它具有清热润肺、润肠通便的功效,夏季食用能有效缓解因燥热引起的便秘问题。现代研究发现,火龙果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延缓衰老。此外,火龙果中的膳食纤维还能增加饱腹感,是减肥人士的理想水果。

三、健脾祛湿的饮食选择

1。谷物类:健脾的基础食材

薏米: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

薏米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其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等多种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薏米可与大米一起煮成薏米粥,也可搭配红豆、芡实等食材,制成健脾祛湿的养生粥。不过,薏米微寒,孕妇及经期女性不宜大量食用。现代研究表明,薏米中含有丰富的薏苡仁酯,具有抗癌、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山药:药食同源的典范

山药既是食材又是药材,其性温味甘,归脾、肺、肾经,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的作用。《本草纲目》称其为"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的吃法多样,可蒸着吃,保留原汁原味;也可切成薄片,与木耳、荷兰豆一起清炒,口感清脆;还能做成山药排骨汤,营养丰富。现代研究发现,山药中含有丰富的黏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

芡实:水中人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